文圖/陳信甫
午後至居家附近小徑野步,只見這廂有的適逢歲末送舊(構樹與朴樹),那廂卻趕著迎新翻紅葉(樟樹與大葉楠),甚至還有喜逢年度第二春,再度結果實(構樹)。然而,血桐卻始終氣定神閒,終年常綠。此圖並非遠赴名山大澤拍攝,也絕無奇花異草,不過是淡水一處尚未被替植櫻花的雜木林小徑上,寒冬裏尋常的景色集錦。
此時此刻,新北與台北的綠地景觀理應如此,你所在的學校與公園的景色與此相同嗎?其實,你我都知道是大不相同的,重點是 為什麼?生態的或永續的景觀不只在於種菜或綠屋頂或種樹減碳,關鍵字在於生態系、生命地景與生態美學式的自然審美。








圖:冬季白霧籠罩的林口野步森林,拍攝於2012年3月。
圖:陽明山美軍眷舍生態工作假期 2014-5-24
圖:雙連站附近工地圍籬上的彩蝶



圖:位於基隆河上游的平溪鄉街






淡水公八公園 2014-02
圖:石滬測繪圖(2005)與潮間帶自然觀察(2013)
圖:傅氏唐松草 2014-02
圖:陽明山美軍眷舍 2013-11





註:上圖四角為美國生態設計案例,其餘四種野生朋友則是課程中的生態營造指標。結合美學與生物多樣性的綠地與地景設計才是得以永續的未來。
牛埔山步道奇觀(圓通寺)@中和 2014-01
2014-1-5 蝶會假日賞蝶活動@中和圓通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