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萬華


文圖/陳信甫

應邀前往萬華社大生態社團上了三堂課,目的是改造校園中(龍山國中)的一塊園藝花圃為生態庭園。第一堂的室內課請蝴蝶擔任領航員,引領大家重新認識生態系。第二堂則到百拉卡公路自然觀察,既要辨識地區原生植物的種類與其相關的生態關連,更要學習鑑賞自然植物景觀的豐富層次與美感。第三堂是實作,以百拉卡公路所見為範例,試著在在城市中打造一個繽紛地區原生植物的生態景觀,不僅人們可以從中學習自然的生態系,更能與昆蟲動物們來分享。

基地面積不大,但歷年來堆置了許多不必要的雜物與植物因而更顯無序與侷促,因此去蕪存菁是第一步。去除空心磚與雜物,重新鋪設觀察步道,調整了既有植物的位置,未來還要再植入更多地區性的原生植物,我希望這裏能成為以大台北地區低海拔原生植物為主的生態庭園-里山庭園。

當然,生態系裏並非只有人與蝴蝶,課後我照例提醒大家:雖然蝴蝶很美麗,但請不要太寵愛牠,更不要偏愛牠。(註)本次實作課程僅有一堂,且又無經費採買植物,因此只有就現有資材做初步整理。



一塊園藝園圃要改造為什麼樣貌呢?該有什麼目標呢?一位學員馬上提出時興的"種菜"。本處基地日照不足,固然不宜種菜,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城市綠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還是把土地留作生態系的恢復為好,種菜請善用全日照的屋頂及農業區的土地吧。

我以為應該學習善加利用大台北地區低海拔的原生植物栽植為下圖的雜木庭園吧(日本案例),植物種類與型態要豐富,組合景觀要有複雜的層次,留下落葉自然腐爛不要掃除,絕對需要能與昆蟲動物來分享。

下圖右邊是該案例的夏季景色,左邊是秋季,這是日本高緯度地域的特色,身處台灣的我們無法強求能這麼戲劇性的變化;但是大台北地區低海拔的植物難道沒有能變色的落葉植物嗎?也有哦,如會變黃葉的牛奶榕(喬木)與燈稱花(灌木)就很適合栽植進來,其他的就請細心來發現吧!

我個人不排斥外來種,但切忌外來入侵種。然而,請務必優先考慮大台北低海拔的原生植物,不足之處再低比例搭配外來種;要種外來種,也千萬要慎選有蜜可吸,有益蜂蝶吸蜜昆蟲的種類。別嫌棄很多原生植物好像"不開花"...其實除了蕨與苔蘚之外,都是開花植物呢。不只是種對植物,更要學習鑑賞地區原生植物為主的生態景觀!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