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石門校園|草地的單調性與多樣性



文圖/陳信甫

園藝,取材來自原生的大自然,經過人間社會的特殊涵養,已然建立一個幾近獨立於所在生態系統的新世界,從而反過來馴養我們自己的審美觀,不管是種類上與形態上,都幾近潔癖似的視覺單一性。公園、校園與建築物之外的剩餘空地,這些人造環境裏的草皮在教條似的審美制約下,塑造了無數面積的單一草種的數大單調美麗感,有所變化的不過是從朝鮮草、台北草、假儉草、到地毯草等的不同流行。但可有誰想到 牠們的需要?



石門的校園裏,建物之外的空地原先依然是單一草種,但是歷經時間的累積已漸漸被其他多數野生低矮草花所替代,以致於有些地方竟然已找不到原先種植的草種了。到底是校方疏於管理,或維護人員不盡力未能徹底根除"雜草",或者根本是獨具慧心,有智慧的營造出這種多樣性的野花草皮呢?究竟是何緣由無從得知,但我知道該如何去達成這種豐富多樣又美麗的野花草地。

從這一片人力與自然力交替的複雜美麗成果可以想見,只要在地球上,要長久維持至高無上的單一草種有多麼困難--當然在寸草不生的月球上容易多了。可以想見高爾夫球場是花費多少經費與農藥,以及秉持著多麼極端的排他與偏執,才得以提供至高無上的視覺純淨感與擊球穩定感。但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嗎?特別是,當人間社會的偏執美學造成了 牠們的損失時,怎麼辦?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