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5:發現!校外水盆蛙世界

先前遊逛校園時,聽到圍牆外不遠處有白頷樹蛙的鳴唱,想必附近有些適合牠們繁洐的人工水域環境。擇日前去探察,果然就在圍牆邊,鄰居為了田園的澆水而在樹下堆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蓄水容器裏,發現了多種蛙的蝌蚪,至少有白頷樹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盤古蟾蜍等四種;夜間觀察時,也聽到了面天樹蛙的鳴聲。這是個好消息,表示如果校園環境營造 得宜 的話,這些蛙類都可能移居校內,可以讓小朋友更容易觀察得到。



2012年9月11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4:褐豔騷金龜

暑假期間,在校園植物的葉子上發現此種金龜子,以吸食花蜜和樹液維生,普遍分佈在中低海拔山區。金龜子,曾是早年兒童時代的玩具之一。那時的小朋友總喜歡拿著縫衣線綁住金龜子的後腳,然後向上空抛,引起金龜子驚恐逃命。但由於後腳已被線綁住了,因此只能有限的線長範圍內飛行,稍稍一轉圈,金龜子就拼命的在空中繞著圈子飛。此等與昆蟲們互動的行俓,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應屬虐待動物等級的行為了,實不可取。只是數十年的時光流轉,周遭自然環境的變化劇烈,城鄉裏也不容易發現金龜子了。


Nikon J1, 10-30mm Lens

2012年9月10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3:茄二十八星瓢蟲

趁著暑假期間的空檔,光果龍葵從操場跑道內側的草地上冒了出來。以正常的距離觀看,葉片到處有枯黃的斑點,不甚好看。若不是生病了,就是昆蟲朋友們前來食用吧,富有觀察經驗的朋友會馬上彎下腰去觀察。


Nikon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2012年9月9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2:人面蜘蛛

幼稚園教室後方遊戲場邊緣的山坡,看似雜亂,卻有各式原生植物持續在此登場。從植物的種類及大小看來,此地雖然未經園藝的馴化,卻應有不定期的除草,因而總是處於初期的演替狀態中。這地帶的生態狀況如何呢?其實,人面蜘蛛們都知道。


Nikon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1:細鱗蘑菇

一般的校園環境裏,總是把落葉和枯枝打掃得乾乾淨淨,以致於總是缺乏觀察蕈類的機會。即使偶有出現,可能也少有人特別注意。蕈類是自然中的分解者,木棲腐生者喜歡枯枝腐木,土棲腐生者則喜歡富有腐植質的土壤。操場西側的大樹下樹根盤錯,不易打掃而堆積長年的腐葉,細鱗蘑菇因而能從富有營養的土壤中生長。


Nikon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2012年9月8日

林口野步森林|與褐背露蟴共乘涼

一個炎熱的上午,剛通過野步森林的入口轉進步道,馬上就想找個蔭涼的地方,因而來到構樹下稍歇,卻發現已經有朋友先來了。夜行性的褐背露蟴常可在夜間觀察時看到牠們活躍於草木之上,白天應是休息時刻,但想必也是感受到了日間的炎熱,因而挑了片構樹下的江某葉來避暑。人與蟲,共享一片涼蔭。


Nikon D300s, Tokina 11-17mm Fisheye Lens, R1C1

林口野步森林|後大花咸豐草的演替戰爭

自從四十年前整地後閒置數十年未開發土地,原本是大花咸豐草和豬草競逐的王國,這是新市鎮開發過程中不經意扶植起來的外來入侵種植物王國。野步森林經過近一年來多次的人工干預,手工拔除前述兩者之後,局部區域裏草本植物的競爭態勢有了變化,不同日照條件的角落裏各有新秀崛起,其中有原生植物,更多的仍是有南美蟛蜞菊、棕葉狗尾草、空心蓮子草、洋落葵等其他外來入侵種乘勢接收了大花咸豐草的領地。
圖左(由上至下):南美蟛蜞菊、棕葉狗尾草
圖右(由上至下):竹仔菜(?待查)、空心蓮子草、竹葉草



2012年9月2日

三重|蝶舞口袋公園解說設計

文圖/陳信甫

即使不到200平方公尺的基地,仍然選用了四十種北部原生植物,包括喬木、灌木、草本與藤本植物,這是一個宜人宜蝶的生態花園!也許不相信,但這裏的確是在三重密集舊市區!城市裏沒有生態?或者不需要有生態嗎?不用急著下定論,容我們慢慢來觀察。

2012年9月1日

武夷山|人與蛙

文圖/稜石

中國福建武夷山風景區內的步道極為優美,山澗沿著石壁與步道邊形成一條小小的溪溝,隨著步道的婉娫起伏,時寬時窄,時湍時緩,水團花生長在岸邊。路途中不時聽到貌似台灣常見斯文豪氏赤蛙如小鳥似的鳴叫聲。雖然知道目標物的概念,但幾番嘗試卻遍尋不著身影。後來才在一個小朋友火眼金睛的指引下,找到了為數甚多的綠蛙。生長環境相同、鳴聲相同、但身上的斑紋卻有些差異。


Nikon D300s, Nikon AF-S 70-300mm G VR, SB-900

2012年8月15日

林口野步森林|水盆生態系創世紀

文圖/陳信甫

很多學校、社區常常說著要設置生態池,但設置好後真的發揮用處了嗎?一旦水生植物生長旺盛,超過了維護能量時,不是任其消長,就是維護人員哀聲連連。生態池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創造風景,增加人類遊憩點?還是充當業績,展現主管人員的績效?其實,生態池除了能讓水域動植物生存之外,更重要的要能夠讓人們從日常觀察中學習到生命地景的奧義,知曉如何與自然相處,檢討我們的環境觀念及生活方式,進而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