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

大屯山的自然寶藏|01:從自然觀察培養生態教養

文圖/陳信甫

炎夏暑假的第一週,在興華國小展開了為期兩天的生態營隊-大屯山的自然寶藏。計畫中時數過半的仍是大量的日夜自然觀察,其次為了提高興趣與增進觀察能力,本次加入了攝影的教學與事後檔案處理與上傳臉書;最後,則以生態金字塔的概念來總結我們對於學校周邊觀察所得物種及其連結的生態系統。總是自然觀察,有這樣的必要嗎?



一般說來,我們所處的社會是很強調文化素養的,至少在主流語文的基礎讀寫能力上的注重是無庸置疑的。即使因為成長過程中的某些因素而錯過完備前述基本能力,但總有補校之類的公立機構鼓勵人們適時補救。這意思是,若沒有具備基本的文化素養是不易在(人類)社會中生活的。然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從來建立於自然的基礎之上,與自然漸行漸遠之後,除非某些特定的自然科學家,不識同處生態系裏的其他成員是為常態,遑論通曉個別之間及系統整體的複雜關連。我深覺好奇的是,不諳自然,不具備在生態系統中的讀寫能力,卻鮮少為社會所責備?

為何總是自然觀察?因為自然觀察 是培養生態教養(Ecological Literacy)的基本途徑,是為了學習在自然的生態系統裏的生態讀寫能力。



2013-07-04@三芝興華國小

註:今年暑期生態營是由三芝興華國小所主辦,感佩李校長與耕宇主任的教育熱忱與生態遠見,亦感謝校方在活動過程中熱心提供個人各項協助。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