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

以工程書寫自然-打造城鄉野花園


文圖/陳信甫

今早前往萬華綠化教室以《打造城鄉野花園》為講題,與平日素有自然觀察經驗的朋友們分享了兩個小時的主題演講。據說若是演講主題為野生動物或昆蟲時,總會滿座甚至還要加座位,但今日並未坐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講者介紹裏寫著個人出身建築背景的關係?建築、景觀、都市等相關科系一般都歸納為工程領域,若是在工程與自然之間加入兩個空格(如:工程○○自然),由大眾來填寫兩者之間的關係,我想多半會出現-工程"破壞"自然之類的辭彙。這樣的理解固然有所偏頗,卻是社會大眾的自然反應。



我並不避諱,仍以工程"書寫"自然為小標題介紹自己幾年來穿梭人間社會與自然之間,在既有的建成環境裏從事生態改造的論述與實例。然而,幾年來和城鄉社區打交道所累積的經驗,讓我事前擔心著這樣的講題能否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呢?所幸包括前次蝶會與本日的演講都引起了興趣,透過實際案例的介紹,"原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也能這麼做"是參與朋友的驚嘆。站在講台的位置,接收到許多充滿笑容的回應。

講場位於萬華和平青草園(原稱402公園)裏的教室,初次造訪這個綠草如茵又大樹成蔭的宜人公園(如圖)引起我很高的興趣,因為這正切合我的講題。以人們為評審的話,此地應會獲得很高的滿意度;但是,如果評審換成蝴蝶、鳥類、蛙類與蜻蜓的話,又將是另一回事。自然步道協會原本想邀我多上幾堂,因為我不確定此議題是否能得到大眾的關注而建議先講一場看看;然而,看到今日參與朋友的回應,且教室之外又是一個極佳的生態綠化討論場地,也是未來能夠進行生態改造的操作場地,我以為:或許原來的"綠化教室"能夠透過課程的設計(室內講堂與室外操作),升級為城市中的"生態綠化教室"。因為城市所需要的不只是綠化而已,需要的是能與生態系中的其他角色共享的"生態綠化"!

工程背景不是累贅,在生態化的改造過程中,除了自然觀察與生態學的知識與經驗之外,也同時需要美學素養與工程學的技能,才能打造既生態又宜人的新生態綠地!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