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三芝|三板橋周邊環境修景設計(二):解說設計篇

文圖/陳信甫

推動本案的初衷並不止於硬體的改變,希望在北海岸地區常見犧牲自然生態以發展地方觀光的風潮中,提出一個替代性的路線--那就是觀注生態體系,培養欣賞自然的眼光,然後採用修補及修復的手法來營造地區的景觀。自導式的解說牌是一個初步的做法,希望引發地方文史社團的觀注,未來能調整既有的眼光與用心來觀照地區生態。



解說牌分布在101縣道往三板橋的小路途中,配合沿線的特徵設計了六個主題的解說:

一、生態式修景:
  本案不在道路兩側種櫻花,而先以生態的眼光來檢視現有道路兩側,保持低海拔植物分布特色的部分加以保留,而將以往人工栽植的園藝種加以移植。因為原生而多元的植物相,是昆蟲鳥類等賴以維生的根基。



二、蝴蝶與食草:
  原有的路徑上因為觀光建設尚未伸展進來,因此得以保留較多的植物相,也得以觀察到許多的蝴蝶。保護蝴蝶的基本工作就是認識其賴以維生的寄主植物及蜜源植物,進而加以保存或增植。我們將兩年中觀察到的蝶種及其對應的原生植物列舉幾種,希望得到居民、過往登山客的觀注。



三、雜木林下躲貓貓:
  雜草,是多數人對林下原生草木的稱呼。其實它們也有多樣的面貌與重要的生態關連。在途中一座土地廟的休息點設置此一座認識小草木的解說板,讓人們可以現場對照,去蒐尋它們的名字。



四、野花四季:
  人們似乎只有欣賞櫻花的眼光,其餘的因為不認識而通稱野花。野花的命運也只有被砍伐。其實,原生的野花們也有多樣的姿態與清麗的容貌,也擔負了自然界裏多樣的重要任務。我們選了幾種較容易觀察得到的植物,透過解說牌來建立人們心中的意象。



五、山的容顏:
  眾多原生植物匯集的低海拔山林,雖然不如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的明顯季節特色,但細心觀察也是富有變化的。我們選取了紅楠、青剛櫟、相思樹及白匏子。



六、三板橋:
  過去人們到三板橋多半來烤肉,多數人不懂得欣賞,這可是社區居民祖先留下的驕傲。依據居民口傳,加上實地測繪與照片,引領人們欣賞此一古樸優美的石橋。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