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淡水|大屯溪物語:人與自然諧和的地域合作行動(下)

社區組織培力及社區想像力的激發

鄉村社區的土地既是日常生活使用,亦是家庭及個人生計的來源;土地不僅是人類所需,更因為鄉村經常是人們集居高密度開發的都市與自然野地的過渡區域,因此它是一塊生態敏感區域,關乎向都市開發看齊無視自然萬物生存,或是尋求新的生活價值與自然共處。就這一點來看,在地社區居民的生活態度及價值觀就極具關鍵性。

摒棄一般大眾觀光追尋經濟至上無視土地倫理的開發模式,「大屯溪物語」式的提案就是要激發在地社區對世存土地及生活領域的不同想像。請注意我們是採取邀請與合作的態度,共同來體驗替代式的鄉村發展模式,這其中我們直接教授也引介各類資源培訓在地社區居民重新認識社區並尋求經營社區的新技能。




96年6月的「鐵馬遊屯山,城鄉鬥熱鬧」及12月的「花海遊蹤-大屯溪鄉村文化體驗營」(皆屬淡水花海系列活動)即是尋求鄉村自有特色,利用大地的物產與社區生活文化的體驗活動。與一般的觀光模式相較,我們不費一包水泥即能吸引廣大愛好鄉村特色的訪客造訪。6月的大型活動是尋求鄉村社區居民的注意力,不要鄙視家鄉的田庄,我們在場地及活動內容的設計上充分運用在地的特色,例如農地上的拔河、古厝及民宅埕作為活動據點招待賓客、稻草人裝扮比賽等等。12月小型營隊活動,則是在工作過程中舉辦社區願景工作坊中居民表達經營民宿的想法下所企劃的一種深度鄉村生活體驗活動。與其說提供都市地區小朋友一個鄉村假期,更重要的是讓在地社區居民從活動中實際體驗接待訪客,做為後續討論社區產業的基礎。這兩個活動都是在屯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極力邀請下,由工作站全權策劃,期間召開多次社區會議實際帶領社區居民分工籌辦,最後也都由社區居民全程擔任活動工作人員。

  無需在此窮究在地社區有無其自主性與創造力,特別是鄉村地區的人才、教育等的諸多社經條件侷限下,表達力與想像力需要一些非語言的溝通來激發。「社區願景工作坊」、「社區的問題與潛力工作坊」即是透過操作式的手法,來探求社區的特色及生活其中的居民的願望,所有的活動都是專業者、社區工作者及社區居民的多方對話中來完成。

社區空間改善的實作與提案

  對應私有地為主的鄉村社區,我們提出了「藍與綠的跳島戰術」的環境改造之道。重建鄉村社區之生態綠帶與藍帶的生態式營造,乃是企圖回應鄉村發展過程中因農田與房舍的無止境開發,又復加年年施用各式化學農藥,造成鄉村生態體系的失衡與生物物種消失的困境;即使是長期休耕,不間斷的「除草管理」(噴灑除草劑),亦從未停止對土地及萬物的累加殘害。另一方面,缺乏昆蟲、鳥類等生物的相伴,人們的鄉村生活經驗也愈加貧乏,面臨往事只能回憶而不堪現實追尋的螢火蟲之夢,幾與都市經驗無所差別的窘境。然而,我們必需現實地認識鄉村社區並無公共設施用地,所有的空間營造皆需建立在居民的認同基礎上方能提供土地使用,因此,我們並不躁進,也不採取專業工作上經常採取的「整體規劃」方法,而採取推動點的營造策略,來游說個別居民的認同與合作,再俟機推廣成帶狀,甚至是面域。

  具體的工作方面,我們提出並執行了兩個實作工程案(工程費各十萬元):(一)「閒置農地生態改造工程」,整理地主提供的一小塊閒置農地,一方面可增加社區生活空間,同時以生態復育之觀念與手法,選用各類誘鳥誘蝶原生種栽植,期望吸引鳥蝶來做鄰居;此外,還設立植物與生態關係的解說牌,作為社區中的生態教育站,期望做為推動社區生態改造的起點,鼓勵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二)「鄉村綠籬改造工程」,則是提倡綠籬之生態價值與地球環保貢獻,甚至提升至美學的欣賞層次,改變(回復)鄉村社區對圍籬選材的觀念,即少用磚造與混凝土構造,同時也提倡栽植原生種植栽對回復自然生態的重要性。

  在社區居民的催促下,我們也持續推動「走尋大屯溪流域鄉村地景」所提出的洗衣堀、大樹下生活空間的整建,目前已獲得淡水鎮公所撥款整建其中兩座洗衣堀,同時也代鎮公所研提計畫書向縣政府申請後續工程整建經費。

未竟的物語

  回顧過去一年來竟能以極少數的專業人力與在地社區發展協會及淡水社區團體一同完成以上這些有意義的工作,感激不盡之餘也深覺不可思議──特別是在極少的工作經費之下。大屯溪物語未來以什麼樣的形式延續下去不得而知,它並不是一個終結,是一個亟待眾人共同開創的未來。
本文刊載於<文化淡水>101期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