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

淡水|歲末雜木林景色集錦



文圖/陳信甫

午後至居家附近小徑野步,只見這廂有的適逢歲末送舊(構樹與朴樹),那廂卻趕著迎新翻紅葉(樟樹與大葉楠),甚至還有喜逢年度第二春,再度結果實(構樹)。然而,血桐卻始終氣定神閒,終年常綠。此圖並非遠赴名山大澤拍攝,也絕無奇花異草,不過是淡水一處尚未被替植櫻花的雜木林小徑上,寒冬裏尋常的景色集錦。

此時此刻,新北與台北的綠地景觀理應如此,你所在的學校與公園的景色與此相同嗎?其實,你我都知道是大不相同的,重點是 為什麼?生態的或永續的景觀不只在於種菜或綠屋頂或種樹減碳,關鍵字在於生態系、生命地景與生態美學式的自然審美。

2014年12月24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桃園外社國小

師生參與式校園生態營造


文圖/陳信甫

淚別林口野步森林之後,首度重返林口台地的西麓。外社國小臨接新市鎮特定計畫區外緣保護區的西邊,與自然演替為林的丘陵地為鄰。要怎麼改造既有的、向來以服務人為主的校園呢?想與蝶為伍,就是直接植入接近醬菜等級的通用食草與蜜源植物嗎?生態系是一個複雜的組成,有著複雜的相互關連,獨鐘美蝶或可蛙終究是殘缺不全的。前經室內講座與校外後山的自然觀察,初步了解地區生態系的構成並建立系統性的觀點,而後決定利用南向山坡、林蔭步道與陽光草地等不同地景型態來改善校園裏的生態品質。

植喬木

植樹,不只是植下一棵樹,更要將生態系植入人心。八堂課程裏已進行到第四堂,我們挑選了五種地區性原生喬木,帶領六年級小朋友認識相關生態,並植入原先整體構想的地點。挑選了哪五種呢?不是全台氾濫的台灣欒樹、水黃皮或苦楝,而是台地上既有的紅楠、台灣朴樹、魯花樹、三腳虌與水金京。五棵及五種太少?當然,剩餘的大宗將於第八堂由教職員及志工們一起來種植,有興趣一起來做生態笨工的朋友可以連絡一下。



2014年12月17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2015年春季系列課程

城鄉生物多樣性持續劣化的困境之下,亟需新價值與新視角方能徹底翻轉既存城市裏素來以人為中心的(不)自然觀。不管喜歡或不喜歡自然,其實都必然與我們共同的未來息息相關。希望透過課程的參與,不僅試圖療癒不知如何與自然相處的社會,同時也能付諸實際行動,療癒生態視野不足的既有城市。非常歡迎入門的朋友們一起來打造一個友善生態的城市、社區與家園吧!

一、北海岸生態山海經

【淡水社大】
 時間:週六上午
 課表:另詳 http://www.tamsui.org.tw/tcu/1041/web/1041-1.html

二、打造城鄉野花園

【內湖社大】
 時間:室內課週五晚上,室外課週日上午
 課表:另詳 http://www.nhcc.org.tw/nhcc/course/course_show.asp?news_id=151182

【北投社大】
 時間:週五上午
 課表:另詳 http://bt.twcc.org.tw/course/

2014年12月15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萬華


文圖/陳信甫

應邀前往萬華社大生態社團上了三堂課,目的是改造校園中(龍山國中)的一塊園藝花圃為生態庭園。第一堂的室內課請蝴蝶擔任領航員,引領大家重新認識生態系。第二堂則到百拉卡公路自然觀察,既要辨識地區原生植物的種類與其相關的生態關連,更要學習鑑賞自然植物景觀的豐富層次與美感。第三堂是實作,以百拉卡公路所見為範例,試著在在城市中打造一個繽紛地區原生植物的生態景觀,不僅人們可以從中學習自然的生態系,更能與昆蟲動物們來分享。

基地面積不大,但歷年來堆置了許多不必要的雜物與植物因而更顯無序與侷促,因此去蕪存菁是第一步。去除空心磚與雜物,重新鋪設觀察步道,調整了既有植物的位置,未來還要再植入更多地區性的原生植物,我希望這裏能成為以大台北地區低海拔原生植物為主的生態庭園-里山庭園。

當然,生態系裏並非只有人與蝴蝶,課後我照例提醒大家:雖然蝴蝶很美麗,但請不要太寵愛牠,更不要偏愛牠。(註)本次實作課程僅有一堂,且又無經費採買植物,因此只有就現有資材做初步整理。



2014年9月22日

淡水|能容山苦瓜的景觀好美品味


文圖/陳信甫

淡水的大樓社區越來越講究庭園的美觀,或走南洋風,充斥葉大粗礦的熱帶氣息;或走日式禪園風,簡單無邊的草地配上長形石條與黑白碎石。表面上是綠意盎然無誤,但是除了表現富裕品味的人間想像之外,卻是多麼寂寥而亳無生趣--蝴蝶與其他的野生朋友們屢屢這麼抱怨著。何不跳脫人間的自我滿足,走入近在咫尺的次生林,體驗生命繽紛的世界呢?



2014年7月1日

打造東湖蝴蝶新樂園-內湖城市生態工作坊


 為什麼蝴蝶不再來?今夏城市生態推理小旅行登場!

 當我們陶醉於花木扶疏與綠草如茵的城市綠地時,可曾發現蝴蝶以及其他更多更多的野生朋友們卻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呢?難道是我們不愛自然嗎?還是因為我們未曾了解牠們的生命需求呢?一起來參加今年夏季城市生態小旅行吧,共同來尋訪蝴蝶的身世之謎,並能親手在美麗的東湖樂活公園裏打造能與蝴蝶共享的城市新樂園哦。歡迎親子一起來參加!



2014年6月28日

淡水|虎葛花夏日昆蟲派對


文圖/陳信甫

偷偷生長在我家圍牆上方鐵絲網的虎葛(烏斂莓)逃過了上週的除草工,因而得以陸續開展花叢,日日頗得蟲緣,因而結實纍纍。幾日觀察下來,我至少拍到了日本陸馬蜂、杜鵑葉蜂、紅腳細腰蜂、金毛穴蜂、蘆蜂與隧蜂,還有兩種金龜子。

要種蜜源植物嗎?這是免費且很受昆蟲喜愛的藤蔓,但我不保證你偷偷種了,不會被公園、社區、學校或菜園的管理人員清除盡淨,甚至還會挨一頓白眼。即使你事前善盡溝通,多半也是得到一樣的下場,因為人的自然審美眼光裏,它是必除的雜草,根深蒂固!但是我們喜愛的,往往不得牠們的青睞。

 

2014年6月24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2014年秋季課程


城鄉生物多樣性持續劣化的困境之下,亟需新價值與新視角方能徹底翻轉既存城市裏素來以人為中心的(不)自然觀。不管喜歡或不喜歡自然,其實都必然與我們共同的未來息息相關。希望透過課程的參與,不僅試圖療癒不知如何與自然相處的社會,同時也能付諸實際行動,療癒生態視野不足的既有城市。非常歡迎入門的朋友們一起來打造一個友善生態的城市、社區與家園吧!

【內湖社大】
 時間:室內課週五晚上,室外課週日上午
 課表:另詳 http://www.nhcc.org.tw/nhcc/course/course_show.asp?news_id=143188

【淡水社大】
 時間:室內課週三晚上,室外課週六上午
 課表:另詳 http://www.tamsui.org.tw/tcu/1032/1032A25.pdf

【北投社大】
 時間:週五上午
 課表:另詳 http://www.btcc.org.tw/btcc/pages/032courses/032302.htm

2014年6月23日

淡水|構樹果中亡 做蟲太快活


文圖/陳信甫

本來要去熟悉的地方找尋構樹果與鬼豔鍬形蟲,沒想到那幾株居然被砍掉了,又是"人間無用論"在作祟吧。其實,看多了鍬形蟲、蝴蝶與其他的眾多昆蟲們總是在果熟之際終日享用,眷戀而不捨離去,想必有其可口的風味。今年暑假的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團就來試著做成果醬,一起來嚐嚐雜木林的香甜滋味吧。



2014年6月17日

發現蝴蝶的生命植物-校園尋寶地圖

新北市蝴蝶季@三芝興華國小 2014-6-14


文圖/陳信甫

前次5/17的活動是在校外後山的山路上賞蝶,本次則是設定在校園裏來找尋蝴蝶們的生命植物。校園裏怎麼會比野外精彩,為什麼不另擇山路歡樂賞蝶一上午就好呢?因為,對於社會上一般盛行的、理所當然的各種城鄉綠美化運動,蝴蝶(與其他野生朋友們)早已苦不堪言卻又有苦難言。



2014年6月11日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團】2014年暑期活動

我們的城市不在自然之外,從來就在自然中,不同的眼光,就能體認不同的新世界。本活動採取自然觀察的方法,輔以網路資源應用,培養小朋友自然觀察的能力與環境問題的思考能力。歡迎參加「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團」,一同開啟城市生態新視野!

指導老師:陳信甫、江喬瑛
報名方式:6月14日(六)上午至鄧公國小現場報名
課程梯次:本年分為「白頭翁班」(基礎班)與「大冠鷲班」(進階班)兩梯次



2014年6月10日

迷霧中的綠建築

林口野步森林生態啟示錄  2009-2013



文圖/陳信甫
本文刊登於〈GREEN綠雜誌〉Vol.29, 2014年6月號。原文名為:矗立迷霧森林裏的綠建築。

林口台地位居島嶼的西北方,海拔高度僅有250公尺,因臨近海岸,每逢冬末至春季,暖濕的空氣流時而經過陸地,遇冷混合冷卻後凝結成霧,煙霏霧集的白色地景經常籠罩著整個林口市區。漫步城市中心的野步森林裏(註1),這片自然演替形成的雜木林便如同迷霧森林般的令人著迷。

圖:冬季白霧籠罩的林口野步森林,拍攝於2012年3月。

2014年5月26日

蟲返草山 野步花園

陽明山美軍眷舍生態工作假期


文圖/陳信甫 © 2014

應主辦單位環境資訊協會之邀,擔任陽明山美軍眷舍生態工作假期活動中,我所倡議的城鄉生態花園的專業指導。什麼是生態花園呢?是不是滿園綠色、能吸碳固碳,又不鋪水泥能透水便是呢?或者是能享受蟲鳴鳥叫的野趣庭園便是呢?我以為生態花園並不是無差別的綠化,也不只是浪漫的與蟲獸為伍,而必需再三反身自省,從環境史的考察探究人間社會是如何對立於自然而發展,從一部部片面記述特定社會開創豐功偉業的地方誌中加以批判性的反省;之後再從生態系統的概念中重建,改變自身的自然觀與價值觀,從而改造能重返地區生態系的生態綠地。

圖:陽明山美軍眷舍生態工作假期 2014-5-24

2014年4月24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城鄉生物多樣性困境下的行動倡議


文圖/陳信甫
本文刊登於台灣蝴蝶保育學會蝴蝶保育季刊2014年春季號

 從捷運雙連站前往蝶會會館途中,一處工地施工圍籬外上掛滿各式園藝植物的植生牆上,吊掛著兩隻彩色的大蝴蝶,為人間社會喜好蝴蝶的事例又增添了一筆。雖然蝴蝶廣受社會上的喜愛,但是一般知道如何守護蝴蝶既有的棲地?以及如何在綠美化的時候打造適合牠們的環境,邀請牠們並與之分享,而不是驅逐,而不只是滿足我們自己嗎?蝴蝶尚且是昆蟲界的美麗明星,那麼其他野生朋友們的處境便可想而知,更別提不受多數人歡迎的蛾、蜘蛛、蝙蝠與爬蟲了。

圖:雙連站附近工地圍籬上的彩蝶

2014年4月22日

從野花到餐桌


文圖/陳信甫

前往中正社大講授一堂課(打造城鄉野花園),本次講題為"從野花到餐桌-英國野花草地的行動啟示",單純的討論公園裏習以為常的無邊草地:為什麼我們以為是人間樂園的如茵草地,但是對蝴蝶、蜜蜂與更多更多的野生朋友們來說卻如同綠色沙漠呢?



2014年4月20日

翠湖|春夜鼓吹蛙鳴


文圖/陳信甫

「枕頭上鼓吹鳴蛙」是元曲中的詞句,形容蛙聲齊鳴有如鼓吹(註)吹奏。入春以來,我家的夜晚總是中國樹蟾來伴眠,頗為符合句中的情境。又前幾天晚上在汐止翠湖一帶,則有數種雄蛙競相爭鳴,黑眶蟾蜍、貢德氏赤蛙、小雨蛙、白頷樹蛙、面天樹蛙與澤蛙各據一方。為什麼有些地方蛙鳴不已,而多數地方的夜晚則是靜默而寂寥呢?不是各地爭相宣稱要實現花園城市或生態城市嗎?

註:鼓吹是指漢代列於殿庭的樂隊,宴群臣及君上餐食時所用。

2014年4月15日

松葉佛甲草的回憶


文圖/陳信甫

是美花,還是雜草?喜迎入室而細心呵護,或是棄之如路邊雜草且務必盡除?全憑人間社會一己的價值眼光而任意判定。

數年前打造九份野步園時,從主要街區後方的高處往下行走到基地的途中,路邊長了許多開滿黃花且葉子如胖松針的松葉佛甲草。此花在淡水花店以一盆20元販售,但當地人卻隨手拔除,到了定期維護社區環境的時候甚至悉數盡除。我從堆置路邊待棄的雜草堆裏撿了些回來栽植在後陽台多年,今年初特意插植在奇石的孔隙之中,近日剛開花,你們說她是"雜草"呢,還是"美花"呢?



2014年4月12日

為什麼蝴蝶不再來?

「花園城市」的誤用與反思


文圖/陳信甫
本文刊登於〈GREEN綠雜誌〉Vol.28, 2014年4月號

 當我們一心嚮往新加坡式的「花園城市」,透過花博與一般綠美化的「美麗力量」,把城市公園及郊山打扮得「好好看」之後,卻發現向來喜歡與花朵爭妍的蝴蝶(及其他野生朋友們)卻離我們遠去了......還有更多更多的野生朋友們也是如此。

 無可否認近年來都市建設越來越富綠意,休閒遊憩的綠地面積也持續增加,但是當我們陶醉於花木扶疏與綠草如茵的綠色大地之時,可曾發現蝴蝶以及其他更多更多的野生朋友們卻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是當綠地建設完成後卻不再出現了呢?難道是我們不愛自然嗎?還是因為我們未曾了解牠們的生命需求,以致於公園、校園、社區與剩餘的郊野等諸多綠地雖然舒適宜人,卻生態不宜呢?蝴蝶一向是自然界中最受人間偏愛的昆蟲,即使如此,在各種都市開發與綠地建設裏究竟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呢?


圖:在野溪溼岸吸水的異色尖粉蝶。

2014年4月10日

後湖溼地|春日野花草地生態糸


文圖/陳信甫

no.1 食蚜蠅

陰天裏,雖然蝴蝶們早早休息去,但是滿地繽紛的春野小花之間,吸蜜食粉昆蟲們依然很熱絡地四處打牙祭。牠雖然長得像蜜蜂,卻從來只顧著自己享用,因而並不具備我們稱頌的勤勞與儲蓄的美德。不過可別因此小看牠,從其生活史來看,從小到大,牠可是植物們的真正好朋友;不像蝴蝶寶寶需要齧食局部植物體,牠的寶寶可是幫忙捕食吸食植物體液的好幫手。




2014年4月7日

從自然觀察出發 創意營造平溪老街心溼地


文圖/陳信甫
本文刊登於〈GREEN 綠雜誌〉Vol.27, 2014年2月號

國家法定的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與國家公園等,合計只佔國土陸域面積的19.21%,其餘80%則因城鄉持續開發與擴張,大幅改變了剩餘綠地的面貌,環境生態品質日趨劣化當中。為了維護整體自然的生態系統的健康運作,積極修補與修復城鄉環境的生態品質,打造合宜野生朋友們棲息的「城鄉棲地」乃是廿一世紀的重要任務。

然而,環境的生態劣化並非只是不當開發所造成,也與社會的環境觀念與自然審美相關。法定公園綠地、校園與與社區庭園是城市中寶貴的綠地,然而長期以來側重人類自身休閒與遊憩的功能,以致於難能與生態系中的其他野生朋友們共享。綠地從來不只是怡人的風景,而是地球生命萬物共享的「生命地景」,必需具有生態與教育的功能。個人以社區規劃師的角色,經常帶領社區以自然觀察為基礎,一起來探索社區綠地的生態品質,發現問題並探求其根源;繼而一起來構思,能否在自家社區、學校與公園裏做些什麼改變,邁向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城鄉呢?

圖:位於基隆河上游的平溪鄉街

2014年4月4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內湖 2014


文圖/陳信甫

曾經受邀擔任某個山林社區的生態營造顧問,我向參與課程的朋友們問了一個問題:「如今社區要綠美化,那麼你認為可以種哪些花與樹呢?」不出我所料,櫻花、九重葛、桂花、紫藤、紫牡丹、翠蘆利等常見外來植物都一一在列;即使其中提及原生種的山櫻花,然而單一且執著的偏愛也同等造成問題。



2014年4月1日

在城市中 與蝶重逢


文/陳信甫、蝶會策展小組 圖/陳信甫
本文刊載於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季刊2014春季號

  台北市捷運信義線啟用了,象山站的廣場上設立了許多姿態各異且可愛度破表的台北樹蛙石像,從網路上搜尋相關關鍵字,立即出現一大堆與假蛙合影的溫馨照片。兩年前台北市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之時,也曾在中山北路人行道出口裝置了兩隻象徵梁山泊與祝英台的蝴蝶;一般的鄰里公園裏,也不難見到獨角仙與鍬形蟲的形象物。在城市裏以可愛動物妝點人造環境的例子不勝枚舉,但這是否表示公部門、地景與空間專業人員、社區團體、學校管理人員與如我們一般的市民們在喜愛可愛形象之餘,也同步了解有關生態並致力於維護或營造其適合的棲地呢?

  城市中的綠地除了因栽植大量的特定園藝植物而導致特定蝶種的增加之外(如阿勃勒與遷粉蝶),一般的情況卻是綠地面積增加了,但是蝶種與數量反而減少了;而次生林蓊鬱的郊山也相繼因為休閒遊憩之需,所衍生的相關設施的興闢而持續遭受威脅。



2014年3月26日

紗帽路|山豬肉春色



文圖/陳信甫

地區原生植物所構築的生態系多姿而繁複,蘊涵自然的規律與法則,不勞人間偏愛也無需一統,精挑極少數來寵溺(卻捨棄極多數)並不是特色。你瞧,山櫻孟春花演過後,山豬肉(植物名)的紅色新葉不也同樣能為春天增色嗎?


2014年3月25日

紗帽路|無語的台灣梣?



文圖/陳信甫

春天三月裏,遠遠的望見對岸山景,一叢嫩綠新葉為底所襯托的白色花朵頗為清新迷人,特地接近尋訪,原來是陌生的台灣梣。

植物經常被不同的社會與國族賦予特殊的意義,然而,不論是平時一般的種植與欣賞,或是遭逢特殊事件尋找社會性的表徵時,往往也只從極為有限的範圍裏來挑選。可想而知,通常是常見的栽培植物。台灣梣,三月盛開的白色聚繖型花序,花型雖小、個體不特出,但數目眾多,有沒有比向日葵更具代表性呢?



2014年3月8日

尊重樹木自主的生命 且讓樹木回歸生態系


文/陳信甫 圖/截取自Andrea Velame(臉書專頁)

我向來對"公共藝術"無感,但看到這張巨大手掌染指樹木的創作,立即觸動了我的心弦。上傳者沒有多餘的文字說明,只有任由閱覽者自由解讀。對我來說,也許是有關人、樹與生態系之間的愛欲情仇吧。



2014年3月2日

未來野花園預選會


文圖/陳信甫

如同綠色沙漠一般的人間樂園裏,早先獲得青睞而入選者只有青楓、白千層、茶花、黃金露花與七里香等等屈指可數的人喜觀賞植物。如果我們並不滿足於只能片面取悅與療癒人間自己的園藝花園,而是要打造為一個能貢獻地區生態系的美型野花園,也將是未來推動地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美學的生態綠化教室,那麼我們該重新邀請哪些野生植物們入園呢?我們能容許哪些昆蟲動物們前來造訪,甚至與我們比鄰而居呢?位於草山上的未來野花園,2014年的生態預選會開始了。

圖:小毛茛

2014年3月1日

紗帽路|孟春自然山櫻



文圖/陳信甫

從紗帽山看向山仔后,沒有添加多餘而過度的桃紅與粉紅色素,只有純天然的孟春自然山景。這山林,對昆蟲動物們來說,好吃、健康又均衡;對人間社會來說,這是自然審美的環境新倫理!


2014年2月21日

淡海新市鎮|城市中的綠色沙漠


文圖/陳信甫

如果草坪不只是單調的單一草種,而是各種野生草花蔓延的大地...

台北草、地毯草或假儉草等人工培植的單一草坪,這是一般公園裏綠草如茵的宜人景觀,其生態特色是地被植物單一且生物多樣性的貢獻極低,或者該說是生物多樣性的綠色殺手!號稱萬坪公園的無邊草地,是週週要辦萬人演唱會嗎?當然不可能。貧乏的綠地觀得到鳥兒們的解救,在冬季除草過後的空窗期裏,通泉草(圖片中的紫花)蔓成一隅。不過如此好景不會長久,也許三個月後又命喪除草機之下了。

淡水公八公園 2014-02

2014年2月17日

小徑野春天


文圖/陳信甫

冬季裏,里長照例把小徑兩旁的長草清除乾淨,眾多矮小的草花們抓住了機會趁勢成長。有些腳步快,在寒流裏已經開花了,時序越往後,將有百花齊放的繽紛。

比起公園裏乾淨整齊、清一色的無邊草坪,我更喜歡散步在數十種(甚或上百)植物自然組合而成且具有生命力野花草地。我想,蜜蜂、蝴蝶、菊虎及眾多的吸蜜昆蟲們也會欣然同意的,斯文豪氏攀蜥、白頭翁與五色鳥似乎也藏身在枝葉隱蔽處竊自微笑著...



2014年2月14日

走尋大屯溪流域鄉村地景


文圖/陳信甫

位於淡水與三芝交界處的大屯溪流域,是我獨立以社區規劃師的角色協同社區人士從事社區營造的地域。這條溪發源自大屯火山群的小觀音山,橫越三芝與淡水幾個村里,同時具有原野、山村、農村及漁村的不同特色。早在2000年回到淡水工作以後,機緣之下造訪此地便被樸素的鄉村地景所吸引。而後在2004年,自己發想應該對這地區的鄉村特色加以調查與整理,於是向營建署申請了九十四年度的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風貌計畫(走尋大屯溪流域鄉村地景),如同苦行僧一樣的踏遍全流域。

圖:石滬測繪圖(2005)與潮間帶自然觀察(2013)

2014年2月9日

最美公路-百拉卡


文圖/陳信甫

第 1 話

每逢山櫻初綻,接下來的二個月,各色櫻花的影像便如同冬雨吹襲,細密而綿長。因心有所感,便如同賀歲電影般,非得要寫一篇(不)賞櫻指南不可。年復一年,賞櫻依然,更以如火燎原之勢,從鄉野山路開始,向城市公園蔓延,甚至替植了整座山林(埔里鯉魚潭)而未曾止息。櫻花無罪,賞櫻無心,但總是有所罣礙,拙見可參閱以下兩篇舊文。

◎ 高砂鋸鍬形蟲與血櫻花  (2012-02)
http://wildurbanism.blogspot.tw/2011/08/blog-post.html
◎ 櫻花無罪 美麗其罪  (2013-02)
http://wildurbanism.blogspot.tw/2013/02/blog-post.html

圖:傅氏唐松草 2014-02

2014年2月6日

人間的短暫歷史與眾生的永續自然


文圖/陳信甫

「保持或復原美國南方式庭園風格」,據說是美軍眷舍主管單位依據保存計畫提出給承租者的條件之一。人間社會的歷史與整體生態系統的良窳,孰輕孰重?兩年前曾在瑞里遭遇一場大抗辯,如今再度與此議題重逢。

「集體記憶的保存」做為古蹟保存的論點在台灣的出現,早在廿年以前便曾領略,然而個人多年在社會與自然關係的觀察之後深刻體會:社會的文化與歷史總是以脫離自然(生態系統)而發展,我們透過開發、美化家園與園藝審美的方式來進行,削弱了基地與自然的關連,也把個人/社會與自然脫離開來。在治療集體的歷史失憶症之時,是否也該同時治療更為根本的「大自然缺失症」嗎?

圖:陽明山美軍眷舍 2013-11

2014年2月5日

「井底之蛙」?還是「豪情壯志」呢?


文圖/陳信甫

小年夜時在老家門口撞見六隻拉都希氏雄蛙的求偶,雖有一隻雌蛙出現,但想必其中多數是等嘸蛙的(註)。果然,隔天早上看了一下門口的大水桶,滯留了四隻求偶未果又回不去的雄蛙們(左邊三隻,右邊一隻)。因為桶內水淺而桶壁過高,超過了牠們的攀爬能力,因而成了人間語言中的井底之蛙


圖:拉都希氏赤蛙 2014-01

2014年1月26日

三板橋|逆光行旅


文圖/陳信甫

平凡無奇的常年綠葉,帶刺果實熟成強加饋贈予擦身而過的相遇。是溫度,使葉綠素分解,轉化為花青素的紅色;是陽光,將順光時暗淡的色彩幻化為明豔的喝采。


圖:台灣牛膝

2014年1月24日

蝴蝶與蜜蜂都叫好的野花草地


文圖/陳信甫

小心照料嬌貴有價的花草與蔬菜,而清除自然生長的野花與野草,這向來是人間社會裏極為稀鬆平常的事。校園停車場邊緣的野生植物生長茂盛,過年前即將清除了,剛好路過便前去一看。哇!這可不是什麼難看的雜草,如圖,各種美麗的野花混生其中,從葉型約可辨識出毛茛(揚子毛茛?)、塔花、台灣天葫荽、空心蓮子草、爵床、虎葛、酢醬草...等等,再過一小段時間,這裏將會是眾花盛開的矮小型野花園。即使尚未開花,多種葉型組合而成的美麗拼圖,可不是一般單調的草皮可以相比。



2014年1月22日

十步芳草|兔兒菜與食蚜蠅


文圖/陳信甫

即使氣溫低寒,朗朗晴空之日,食蚜蠅仍要把握時光四處尋芳。而我懼寒,冬日裏只在社區附近轉悠,卻不愁沒有題材,因為古人有云: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只是花非花,菜非菜,滿地芬芳有誰人相知?



2014年1月14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 (1)-居家篇

與大自然一起脈動的盆中野花園


文圖/陳信甫

我家前後各有一個陽台,前陽台充當蝴蝶花園已久,種植了許多鄰近地區普遍存有的蝴蝶食草植物;後陽台則是人用的觀賞花園,與多數人的喜好雷同,早年也是經常流連花市,購買原產於世界各地的各色觀賞花卉。即使經常四處自然觀察,但一回到家中,透過每日的澆水與養護而沈浸其中,任憑野地春花綻放與秋草枯黃,後陽台卻彷佛是一個獨立於所在生態系之外的異想世界。

隨著從事城鄉棲地營造的工作引領,後陽台陸續改種社區附近自然生長的野生植物,以便能夠在家中即能與外界時時同步,除能掌握季節的脈動,也希望能從栽培中發掘野性之美。尤其是幾年來與諸多社區及團體接觸的經驗,深刻體會"美不美"向來是能否突破慣習園藝美學,進而接納生態美學的重要關鍵,能否融入人間社會生活美學層次的鑑賞,也許是一項能觸動人心的基礎工程。


圖:野花盆栽之一,通泉草+假吐金菊+兔兒菜。

2014年1月7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 (2)-社區篇

省水、低碳、永續、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綠地觀


文圖/陳信甫

帶領假日賞蝶活動前往中和圓通寺步道的中途,路邊有一小塊不到2平方公尺的畸零空地,地上略微堆積了小片的廢棄水泥塊(如照片右下角),長滿了許多矮小型的草本植物,顯然這是經年累月被當成"雜草"而常遭清除所造成。只要前後兩次刀刑之間的豁免期稍長,大自然便伺機展現化做一處台式野花草地(wildflower meadow,註1)。如果熟悉野生植物的話,可以從中辨識出酢醬草、紫花酢醬草、平伏莖白花菜、鵝兒腸、黃鵪菜、魚眼珠、小蓳菜、假人參、塔花、紫背草...等等將近廿種植物。冬天顯然比較低調,但春天一到,將能欣賞多種野花同時盛開的繽紛,宛如一座微型野花園。



2014年1月6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 (3)-專業篇

從自然觀察學習生態地景的鑑賞與設計


文圖/陳信甫

都市公園、校園與社區綠地裏的園藝品味,正以打造美好生活家園的旗號逐步隨著人間社會的休閒生活向郊野之地來複製。眾樹成蔭、綠草如茵與芳草迎人的宜人綠地有什麼問題呢?一切不都是符合「都市之肺」、「都市之腎」、「減碳低碳」與美好(人間)「綠生活」的「生態城市」目標邁進嗎?問題在於不辨植物種類、不究型態與不識人以外的其他生命需要,驅逐了其他動物與昆蟲們的棲地來成就人間社會的「詩意棲居」。於是,終究實現的只不過是自然的生態系統裏片斷的機械功能,自然淪為人間社會的空氣清淨機、冷氣機、水質過濾機與碳封存工廠。

註:上圖四角為美國生態設計案例,其餘四種野生朋友則是課程中的生態營造指標。結合美學與生物多樣性的綠地與地景設計才是得以永續的未來。

2014年1月5日

中和牛埔山|世界植物博覽會在里山


文圖/陳信甫

曾經是原始森林,曾經是大墾荒時期的伐木場,曾經是農業聚落時期的薪材林與茶園,當轉型工商繼而高度都市化,山林即使無(生產之)用也未曾止息。原能逐年演替回歸次生森林的里山,再度成為都市社會裏山丘上的休閒“山莊”。

場邊有打油詩一首,道盡都市社會心嚮山林的想像與渴望:"朋友大家早,你要身體好,天天山上跑,健康又不老。"灌木上卻有一隻單帶蛺蝶評論說:"人健康,蝶飢荒;人不老,蝶夭亡。"(註)為什麼呢?

牛埔山步道奇觀(圓通寺)@中和 2014-01

中和牛埔山|蝴蝶定義的生態城市


文圖/陳信甫

為了參與昨日1/5圓通寺步道賞蝶活動的解說,必須早上六點即起床準備出門,才能從淡水提前扺達集合點-中和景安站。冷洌的冬日裏會有人來參加嗎?前一晚在被窩裏曾經這樣疑問著。結果如照片所示,總有喜好與蝶為友的朋友們準時來報到,而我們也喜獲晴朗的一日。

"生態城市"相關論述與實踐總是困頓於生態認知不明,因而經常知行不一,創造了許多不能與自然共享的宜人綠地。就讓蝴蝶來定義綠地的生態品質吧,牠是美麗而動人的生態系領航員,將能帶領我們重新定義城鄉綠地的生態新品質!

2014-1-5 蝶會假日賞蝶活動@中和圓通寺

2014年1月3日

淡水|一月野花祭


文圖/陳信甫

心有困頓的時候,就外出賞花吧。從社區花台、停車場鐵絲網、小樹林,一路遊逛到淡海新市鎮邊界的農田,很迷你的賞花旅程吧。外來種、園藝種與原生種混雜並陳,這是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全球化特色。從各色野花與家花來看,台灣很國際化啊,處處皆是世界花卉博覽會。

註:這裏講的"野花"並不限於原生種,凡是非經人工栽種,自然生長即是,因此涵括外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