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

鄧公野花園|台灣及己



文圖/陳信甫

過年前冒出新年度的新枝葉,花序也伴隨著新葉的成長而漸漸伸長,一日又一日的等待頗有一暝大一寸的期盼。整整一個月的蘊釀,一條條的穗狀花序終於完全綻放。但是,花在哪裏呢?怎麼欣賞呢?園中種植的台灣及己(本圖)與紅果金粟蘭這兩種同科植物的花形都頗為特殊,並沒有我們習以為常的美麗花被(花萼與花冠),圖中三個白色一組的構造是裸露的雄蕊。



2015年3月23日

百拉卡公路|春光中的新葉



文圖/陳信甫

避開淡水近郊擁擠的賞櫻路段,另擇小路上百拉卡公路朝拜春季三月限定的赭紅色新鮮山豬肉(植物名)。這是一條不種櫻花卻更美麗的野性生態景觀公路,堪稱典範,而且是我以為最美麗的公路。



2015年3月19日

百拉卡公路|遠山春色



文圖/陳信甫

百拉卡公路的春季,我以為最美的不是爛漫春花,而是各種原生/野生植物變換新葉時夢幻般的色彩變化。不是生硬的色彩切換,而是如同連續光譜般,從或紅或嫩綠向深綠逐漸變化的過程,是不是比單一櫻花如開腸剖肚般的盤據公路兩旁來得好看呢?不僅好看,對牠們來說則是豐富、好吃、營養與適居的多樣性生態地景。

2015年3月18日

生態美形的校園生態改造@桃園外社國小



文圖/陳信甫

八堂蝴蝶生態課程的最後一堂,是由樂齡志工們上場了。先前分別帶領中高年級小朋友個別栽植少量的各類型植物,但這次才是重頭戲,因為一次要種植的量約有一萬六仟元。我挑選了六、七十種地區性原生為主的植物,雖說課程主題是蝴蝶生態,但為了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美形的考量,其實暗渡陳倉,加入更多種類的、表面看起來與蝶並無直接關係的植物,為什麼呢?因為除了蝶,其他野生朋友也一樣重要。再者,如果說加入"蝶選"是為了改良"人選"的執著,但"人+蝶"的結果,依然是一個人間偏愛的生態有限校園。



2015年3月7日

鄧公野花園|台灣及己



文圖/陳信甫

不是刻意追求,而是意外獲得。為他校設計的系列營造課程裏採購植物時,苗木供應者多帶了一盆,驚喜之餘憶起第一次在烏來小徑上意外撞見的情景。詢問之下得知它的確不是淡水及北海岸的地區性植物,但為了營造生態美型的野花園,仍然需要若干特色植物來添色。年前種下時,仍是老枝老葉不得人喜;但一開春,隨著寬大翠綠的四片新葉以十字對生的方式展開,同時蘊釀著長條型的白色花序,盛開時會是什麼樣貌呢?且讓我們繼續等待吧。(心急的朋友不妨自行搜尋看看)



2015年3月4日

鄧公野花園|白花三葉草(退回申請)



文圖/陳信甫

不問她的身世,的確美麗,以微距鏡頭近攝局部的花朵,去頭去尾的構圖加上大光圈的淺景深效果,宛如一束浪漫的白玫瑰。不過,一旦換上廣角鏡頭,寬廣的視角與清晰的景深就讓身份與來歷曝光了。原產於北美洲,據知一百年前以牧草的身份被引入台灣,現已四處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