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信甫
小中寮一號 李氏古厝建於西元1889年,距今已有118年之久,雖然未如仕紳富豪之家輝煌富麗,惟取用當地石材,秀麗得宜,頗具在地特色。據鄉人了解,應為大屯溪流域現存年代最為久遠的古厝。屋體除左側護龍屋頂塌陷致部分牆體受損,內部亦局部替換近現代建材,除此之外大體仍維持古厝之風貌,為泉州籍漢移民移墾大屯溪流域的歷史見證。
李氏自泉州渡台移墾大屯溪流域
小中寮李氏一族源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民安里小崎堡馬巷李厝鄉(今為廈門市同安區馬巷鎮李厝村),據其族譜記載係清代乾隆36年(西元1771年)渡海來台,初佃於公司田,後或遷北新庄或遷大屯庄桂竹圍;與淡水中寮李氏(祖厝位於北投子)雖同為同安人,但為主佃關係。遷於大屯庄桂竹圍一支,族人利用佃作之餘前往大屯溪上游菜公坑開墾荒地,其後賣掉該處田產,轉購桂竹圍至小中寮一帶之土地;其中一房分得古厝現地,於光緒15年(西元1889年)闢建房舍,即為留存至今的古厝──這已是渡台後第四代,相傳至今亦歷經四代。
大屯溪流域與淡水近代開港通商的關連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分別與英國簽訂天津條約,與法國簽訂北京條約,於1860年開放安平及淡水通商,外國商人進入台灣尋求商機。英商約翰‧杜德原於淡水開設寶順洋行(今殼牌倉庫位址)販賣阿片及樟腦,深知茶業有利;其後,引入福建安溪茶種,勸農分植,並貸款予茶農,製成之茶葉經由淡水出口美國,大受歡迎,遂興起台灣茶葉近百年來外銷的黃金熱潮。當時,淡水河流域及至北海岸,都曾遍植茶樹,本地大屯溪流域南北兩側丘陵高地亦屬其中之一(可參閱日治時期台灣堡圖)。李氏除自種茶樹外,亦經營「日發製茶廠」,收購茶菁,依市場需求產製烏龍茶、包種茶、紅茶、綠茶等。台灣茶業出口貿易於1970年代末期以後沒落,本地茶山及茶廠亦隨之荒廢,當年的茶工廠建於主屋右前方,已閒置近卅年。
古厝面貌
一般小型農舍,僅有中央主屋(稱為一條龍),寬度為三間,規模稍大者為五間或七間,或有兩側的護龍,成為三合院的形制。本處古厝整體方位為坐東向西,背靠丘陵高地,面向大屯溪;主屋寬有五間,兩側各有護龍,為一三合院。其中,主屋中央為「廳」,其次為「大房」與「二房」,再者為「五間」,兩側尾端為「灶腳」。主屋與兩側護龍圍成一個埕,係早年曬穀之用。
主屋之外尚有附屬屋舍或工作物,如緊貼左側護龍有雞鴨寮與豬圈,再向左側為獨立之「肥料間」,係土埆牆體構造,供產製堆肥及儲放農具之用;緊貼右側之磚造房舍,係屬歷年來所增築。前述茶工廠獨立於主屋右方,早期製茶(亦有碾米)的機械動力來源,即是利用屋前引自水圳的水道,利用地形高低落差來發電帶動。
正立面牆體外觀為石板搭配少量紅磚,內側實為土埆,並以石灰被覆(已改為水泥粉刷),主屋及護龍後方牆體,皆以土埆砌築。屋架使用原鄉福杉為樑,部分於日據時期更新,來源轉為日本,稱為日杉。
古厝原始建材來源有二,其一為當地取材,如土埆、石板、石塊等;其二來自大陸原鄉,如紅磚、扁形紅磚、屋瓦、福杉等。早期交通運輸不便,來自原鄉的建材先於淡水轉以小船運載,於後厝一帶海岸上岸,再以牛車運送至建屋現址。
古厝何去何從
小中寮一號古厝的意義,不在於觀賞建築之華美(那是仕紳大戶人家才有的奢華),而在於讓我們看到以泉籍佃戶身份,渡台之後歷經三代之勤奮始能購置田產;又因台灣茶葉出口貿易興起,藉由產製茶葉此種經濟作物,第四代始能興建流傳至今的古厝,這才是本處古厝的重要意義──見證泉籍佃戶移墾大屯溪流域的歷史的及社會的過程。然而古厝逐漸傾頹,何去何從,一直是此類非頂級華美鄉野建築之疑問與遺憾。
(本文原刊於台北縣河川生態保育協會2006年冬季散步手冊,個人主辦之餘另義務贊助本文,惟圖片與文字著作權仍歸屬原作者,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參考文獻
1.《燕樓李氏族譜》,李炳灯主編,筆峰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2.《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林滿紅著,聯經出版社出版。
3.《台灣茶》,陳煥堂、林世煜著,貓頭鷹出版社出版。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