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大屯山|巴拉卡公路植物地景與植栽設計

自然地景中植物群落所形成的景觀,都是演替競賽過程中的暫時性結果,並非恆久不變。常有朋友嫌棄日常城鄉周遭雜木林的景色不美,因而總是偏好京都的春櫻與秋楓之類嚴格人工篩選的地景,甚至倡導改造山林以符合人類一已之私的視覺美感。台灣城鄉周遭的野地總是人為砍伐不斷,雜亂的狀態難免,但是我所推崇的是圖中的巴拉卡公路。受益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護多年,植物自然演替的景觀非常優美,如圖:山黃麻、江某、紅楠等喬木在上,林下依序則是長梗紫麻、台灣山桂花、姑婆芋、冷清草與水鴨腳秋海棠,蕨類更是畫龍點睛的生長在樹幹上,複雜層次的優美景緻非常值得細心鑑賞。


巴拉卡公路植物地景

上述這些植物,並非是深山林野中的珍稀植物,只不過是森林演替過程中的數量極多又極為普通的植物。按照台灣社會文化沿襲而來的價值觀念,人們通常只給了這類植物一個極為簡單有力的評語-「賤」(台語)!兩個字的評語則是-「很賤」!更妙的是,我曾在九份案中採買這類植物,當地老先生還戲謔地向我說: 「你拿草來騙錢」!


蕁麻科植物組合成的林下景觀

三重蝶舞公園案的植物設計正是選取此山路的植物景觀為藍本:紅楠、青剛櫟為中喬木在上,燈稱花為小喬木,其下則是長梗紫麻、台灣山桂花、姑婆芋、台灣馬藍、爵床和馬蹄金。然而,取法自然的複雜型態設計法,因為評審方不識自然本尊,竟要求依循通俗景觀法則中單調且略微僵化的 「 三層次植栽法 」 來加以 「 改善 」 ?我回答說:「先來爬山吧」!(...有了生態概念與與自然形態的審美體驗後,再來談設計與評審。)


三重蝶舞口袋公園

公園綠地的植物設計,並非只有搜羅全球五大洲的奇美植物才是 「設計」 (如花博),相反的,我認為前者的設計觀正是破壞地區生態系統的「反設計」。除了三重之外,我在林口野步森林的實驗,更捨棄於小圖桌的紙筆設計,而是直接在現場與大自然溝通協和設計。


林口野步森林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