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鄧公野花園|昆蟲陷阱與閰魔蟲



文圖/陳信甫

野花園裏除了平日可見的蝶蛾蜂蛙之外,地被植物之下與落葉堆裏可藏有什麼無法直接觀察得到的昆蟲呢?利用暑期少年自然偵探的活動裏,帶著小偵探們製作了一些昆蟲陷阱,放置一天一夜後的隔天上午再一一揭曉。雖然小朋友們充滿期待,但我可是擔心會摃龜。



2015年7月29日

鄧公野花園|旖斑蝶



文圖/陳信甫

雖然是斑蝶中最常見者,但是某日背景中的川堂不知堆放了什麼物品,讓焦外的成相渲染了一片美麗的色彩,主角也因此顯得不平凡。牠所吸食的植物-高士佛澤蘭原產於恆春半島,是先前三年來所種植,鑑於目前經費與力氣都不足的情況下,就留著做為植物地理的解說題材吧,有機會再另外種植北海岸地區可見的田代氏澤蘭、台灣澤蘭與基隆澤蘭。


2015年7月27日

2015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團|大冠鷲班札記



文圖/陳信甫

白頭翁班著眼於淡水近郊,大冠鷲班則向三芝與石門遠征。暑氣逼人的夏季裏,總是無法抵擋泡水的誘惑,於是全程二公里的途中就在鄉間的菜公坑圳裏玩了起來。小朋友真是天生的獵人啊,從波光粼粼的圳水中抓起了一隻又一隻的黃綠澤蟹,還有抱卵的母蟹哩。 (別擔心,都放回去了。)



2015年7月19日

鄧公野花園|向大屯山學習



文圖/陳信甫

野花園裏的近百種植物是如何選擇與配佈的呢?我們向就近的大屯山學習,以地區性原生植物為主,採取自然混植並考慮了相互競爭之下可能的成景。這一框景有山黃梔、蓪草、巴陵石竹、台灣金絲桃與海州常山,特別期待三年後蓪草 (照片中央)長高時的模樣啊。

亞洲諸多城市向來鍾情於新加坡式的園藝綠美化,奉之為花園城市的典範;然而如今,新加坡都改口了,說要種得像自然森林的結構一般。


2015年7月17日

鄧公野花園|斜綠天蛾



文圖/陳信甫

看到天蛾幼蟲寶寶的造型,令人懷疑高速鐵路列車頭的靈感是不是來自於牠們呢?例如:削尖的抗風阻前端、大大的駕駛座前方玻璃、一格格楕圓型乘客窗、末端的通迅天線,還有側身頗具動感的塗裝。



2015年7月14日

親子生態課程:北海岸夏日野自然


不只是自然觀察,是生態教養。

幼兒教育思想家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教育法則裏提及,「讓孩子在沒打開書本去按音節讀第一個詞之前,先讀幾頁世界上最美妙的書-大自然百科全書。」她認為美妙的大自然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最為豐富的感官訓練素材。《湖濱散記》作者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熱衷自然觀察,慨嘆美國農業大開發所造成的生態劇變而恐讓人們疏離自然,他曾經愷切的呼籲道:「我們一定要到外面去,每天都要把我們自己和自然重新連結在一起。」

因而,自然觀察不是可有可無的兒時興趣,是一種生態系的探索,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生態教養,更是修補自然與建構永續綠生活的根基。北海岸城鄉正是我們的自然學堂!



2015年7月2日

鄧公野花園|腐果盤



文圖/陳信甫

設置腐果盤了,繼無所不在的螞蟻之後,第二位前來享用的是誰呢?非洲大蝸牛......沒關係,新店開張才三天而已,我們繼續看下去,且要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