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14:未來的那烏西卡與阿席達卡

利用校園裏兩間廁所分別進行整建工程的機會,協助校方設計了蝴蝶與蛙的兩個主題影像磁磚鑲嵌在牆壁上,廁所成了生態主題影像館。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人間社會與自然的疏離之遠之深,小如自己的土地利用,大至國家的任何發展計畫,都可能成為向自然宣戰的侵略戰爭。因此,讓小朋友從小在日常生活中多認識自然中的野生朋友,期許他們長大後,除了善待自己故鄉的土地之外,能成為那烏西卡(風之谷)與阿席達卡(魔法公主),為人類社會與自然之間的調和而努力。

 東廁所

2012年12月13日

林口野步森林|沾染血腥的鑽石,名不符實的綠建築!

文圖/陳信甫

世大運選手村開發林口野步森林的計畫,絲亳不受外界諸多批評的影響,如期進行著。目前已進入國宅設計與施工統包的招標程序,主辦單位宣稱這將是一個鑽石級綠建築計畫。

日前受邀參與專業團隊的討論,我如坐針顫。尤其是,瀏灠著一張張今年六月完成的先期計畫圖說(這是選手村後續開發的上位計畫),怵目驚心之餘,感受到非常深的隔閡。人間社會疏離自然之深之遠,以致於任何的發展計畫都像是一場侵略戰爭,而專業者提供的圖說就如同戰場指揮官手上的攻略地圖(專業者並非無辜)。一場大戰即將開打,彷佛是魔法公主片中的開場,漫佈著肅殺的硝煙。自然無力抗衡,發動戰爭的人類總以為勝劵在握,殊不知道日後將面臨何種的衝突與反擊。


獨角仙幼蟲寶寶

2012年12月11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13:尋找大自然的苗木

位在山區的校園裏,盡是龍柏-桂花-茶花-櫻花,這幾種植物分別代表著台灣社會裏園藝審美的不同階段。為了騰出土地迎接新寵,人們必須移除原有樹木;「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先前舊樹的名和姓早已遺忘。為了重返大屯山,找回山區生態系原有的植物很重要。不一定要用錢向外購買,來回校園內外的鳥兒們早已四處種下原生植物的小苗。

帶著少年自然偵探們,尋找校園角落裏自然生長的苗木,紅楠、香楠、細葉饅頭果、青苧麻、長梗紫麻、杜虹花、月桃、火炭母草、爵床等,原本都是有價格的蝴蝶寄主植物,但我們細心尋覓與移植,苗木無價,期望打造校園生態系的好根基。

2012年12月8日

林口野步森林|冬日午後的生態課

在開發倒數鐘的壓力下,時時擔憂著野步森林不知何時就會被摧毀。幾個星期前忐忑地接下林口快樂角繪本館的邀約,帶領館方小朋友初訪野步森林。好事多磨,接連幾個星期的下雨而推延至今日。為了引發這些初探自然的小朋友的興趣,事前再三琢磨,並仔細準備了媲美哆啦A夢的口袋衣與各種道具。首度運用今年度社規師案計畫完成的解說系統,搭配著平板電腦裏預存的影像,加上適時野放他們自由的在森林裏尋寶,激發了他們對自然野地的好奇與喜愛。當他們知道終將因為世大運的舉辦而摧毀這片森林之時,森林裏竟然揚起了小朋友此起彼落「抗議、抗議」的呼聲。



2012年11月25日

三板橋|台北樹蛙的冬季戀歌

文圖/陳信甫

每逢入冬,細雨伴隨著東北季風而落滿了山溝,彷佛市集開張似的,此起彼落的低沉鳴聲劃破寂靜的夜空。競鳴的聲響,急躁的呼喊著"我是雄蛙、我是雄蛙"的話語,也只能耐心等候雌蛙前來相會。年度相會之地不是牛郎織女重逢的星空鵲橋,卻是山區道路旁混凝土駁崁的排水孔與水溝。



2012年11月22日

日本四國自然攝影手記|1:紅葉地景的幻與魔

北國初冬紅(黃)葉的燦爛,一直是位處亞熱帶的台灣所嚮往的自然景緻之一。歷史上,台灣曾經深受日本文化的薰染,即使脫離禁錮許久,卻難以從北國生態系統蘊育的美學習癖中自立。如同此景,十一月中旬的四國祖谷溪,溫泉就在溪底,一邊泡在露天溫泉裏,一邊欣賞著溪谷裏各色的植物變化。讚之嘆之是人之常情,但是若是執著將此等北國生態系的特色當成靈感來源,進而把改造本地山林當成創意行動,不僅僅是對本地生態系統的失察,更將造成無止盡的損害與失調。不論是個人的,或是集村之力的社區營造,不是創意,都是破壞。到底 我們所在的台灣,生態系統所蘊涵的美感在哪裏呢?探訪差異並尋訪自我,不正是旅行的意義之一嗎?


Nikon J1, 10-30mm Lens

2012年11月5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12:重返大屯山

人類從自然的滋養而來,從而棄離自然,自我演化為彷彿不需要依存地球整體與區域生態系統的外星人。向自然割據土地,以人類自我的物質需要與心理欲求,打造一個百蟲不侵,不慎進入則亡,自外於周遭自然野物的孤高城堡。然而,這個城堡終究是個短暫的幻影,因為真實的地球供養不起。



2012年10月24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11:水盆生態系創世紀

10-24生態社團成立了,第一堂先做了些了解,沒想到大家使用網路與FB的比率那麼高。很好,那我們就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一起來觀察與學習校園及所在地區的生態特色了。為了增加校園內的水域棲地,第一天大家一起埋了兩個水盆在校園裏,裏面只有放了些許的泥土與落葉,這樣水盆內就有基本的營養物。為了防止蚊子繁殖,在水中放些大肚魚進去,因為大肚魚可是吃蚊子幼蟲(孑孓)的高手。除此之外,我們就不再放其他生物進去了,耐心的等待看看,誰是第一個住進來的野生朋友呢?未來這個水盆,會形成什麼樣的水域生態系統呢?

2012年10月19日

Government lacks ‘green’ credibility

日前請願保留林口野步森林的文章經蘋果日報刊出後,英文報紙 Taipei Times(台北時報)來函徵詢與翻譯後,2012-10-19刊出。 英文標題為該報所定, Julian Clegg 翻譯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12/10/19/2003545527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has chosen a plot of land in New Taipei City’s Linkou District (林口) — originally set aside for building government housing — to be the site for the 2017 Summer Universiade athletes’ village.

Although the plot of land, which covers nearly 16 hectares, has been left undeveloped for more than 30 years, it has not been unused. While one part of it has been made into a sports park, the larger, remaining part has evolved into a lush secondary forest that has become one of Linkou’s characteristic landmarks.

 
請保留紅色區塊野步森林

2012年10月15日

林口野步森林|每個城市都需要一座自然森林

文圖/陳信甫
本文節略版刊登於蘋果日報論壇 2012-10-15,完整版刊載於環境資訊網 2012-10-31 。

台北市政府為舉辦二一七年世大運,選定林口閒置卅年以上的國宅用地闢建選手村,該處近十六公頃之土地原先並非無用之地,除了已開闢為運動公園之外,其餘廣大的土地已經自然演替成為蓊鬱茂密的次生林,成為林口城市一大特色。歷經民間分別從居民使用與促生環境學習中心的請願活動後,日前報載公部門因應民意的要求,政治性的保留宜人的運動公園,但仍持續忽視其他土地上的自然森林,特別是已有三年市民參與基礎的林口野步森林。執意再次上演近代城市開發史中化自然為灰燼的不合時宜,不僅與政府高層一再宣示的諸多生態正確的態度不相協調,亦與主辦單位初始宣稱的零碳開發」完全不符!


自然演替形成的野步森林

2012年10月14日

林口野步森林|洋商陸的黃昏

秋末入冬之際,野步森林裏枯黃的色彩漸漸多了起來,洋商陸恐怕是目前最令人悲慽有感的景物了。一年的翠綠終究在歲末逐漸轉為斑駁的黃葉,熟成的黑果掉落了不少,有的只剩下紫紅色的花軸了。雖說是多年生的植物,但今年的枝葉將黃盡枯乾,明年春天再從根部重新長出新的枝條。

2012年10月12日

林口野步森林|寒蟬之秋

文圖/陳信甫

高砂熊蟬雄踞了整個夏季至初秋,數量之多與鳴聲之嘹亮,森林之中無可比擬。不若熊蟬的霸氣,寒蟬嘶啞而羸弱的低鳴,似乎只能在熊蟬退場後方能登台演唱。外型上略比熊蟬小,顏色也不如熊蟬亮黑的明顯,寒蟬的體色是灰黑中帶些不明顯的墨綠。幾次林中苦尋不著,即是因為牠們總是喜歡停棲在枝幹逆光之處,低調而與灰暗的枝幹相協調,因而得到隱身的效果。



2012年10月9日

林口野步森林|莫要野菰淪為野孤

去年發現之後特地保留這一叢的象草,果然今年入秋之際又在原地長出野菰了。她的生存方式有些特殊,寄生禾本科植物的根部吸取別人的養分,所以總是與芒草類的植物伴生。若是除去了寄主(象草),那野菰真成了野孤而不能自活了。世大運選手村先期作業開始了,陸續在用地上清除所有的"雜草"。野步森林完全可以和選手村共存的,還不到最後關頭不放棄,因此與執行單位協調,請他們務必先行保留若干野步森林的除草工作。

2012年10月4日

世大運選手村生態爭議事件簿|2:林口野步森林之歌 2009~201?

城市從自然的灰燼中誕生
大自然復從(人類的)荒怠中甦醒
我們的心不再荒蕪
多麼狂野的生命
帶領我們走出城市與自然對立的囚牢

謹以此片紀念即將在2017世大運選手村推土機的鋼鐡履帶下消逝的林口野步森林,但是我們共同擁有的時光與回憶不曾遺忘!

策劃製作:野步社區工作室
攝影、文字與編導:陳信甫

音樂引用:Wishes by Fading Autumn


2012年10月3日

世大運選手村生態爭議事件簿|1:秋殤!林口野步森林

台北市政府為舉辦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選定涵括林口野步森林在內數塊閒置三十年以上、自然演替成林的國有土地,預計興建大批高層住宅大廈為選手村,賽會結束後轉作新­北市社會住宅。台北市政府無視數千餘株樹木與漸趨豐富的自然生態,竟欲剷除盡淨卻妄稱「零碳開發」?

策劃製作:野步社區工作室
攝影、文字與編導:陳信甫
音樂引用:Stories from Emona I by Maya Filipi

 用自己的生命而非砍殺林木製作的短片

2012年10月2日

林口野步森林|祭野步森林山黃麻文

林口國宅用地是誰的?地球生態危機下請摒除狹隘地域觀,因為山獸神會說:「野步森林是地球的」!砍一樹以爭綠地合理嗎?請摒棄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因為山獸神也會說:「山黃麻是森林野生朋友的」!

台北市政府為舉辦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選定涵括林口野步森林在內數塊閒置三十年以上、自然演替成林的國有土地,預計興建大批高層住宅大廈為選手村,賽會結束後轉作新北市社會住宅。台北市政府無視數千餘株樹木與漸趨豐富的自然生態,竟欲剷除盡淨卻妄稱「零碳開發」。未料,台北市政府的推土機還沒到來,林口地方為了爭取供做一般公園使用之綠地,拍攝抗議影片《2017世大運-台北好好砍》,竟然也無視生態,將野步森林裏的一株山黃麻鋸斷,成了「砍樹救森林」之「創意影片」的犧牲品。兩年來,此株山黃麻幾乎是我們看著長大的,許多樂與自然為友的朋友們也多次在小樹上觀察葉脈,撫觸樹皮的質感,學習著如何辨識此樹的特徵。此次山黃麻遭逢大難,我們實在很痛心,特別寫篇祭文來弔祭。

  跨越倫理紅線的砍樹實景在1分03秒處

2012年10月1日

林口|砍樹是為了「護生態」還是「爭綠地」?

本文同名另行刊載於環境資訊網 2013-10-10
http://e-info.org.tw/node/80967


「砍樹」可以「救森林」?影片《2017世大運-台北好好砍》(註一)片中真實地砍掉林口野步森林裏一株筆者極為熟稔的山黃麻,拍攝團隊聲稱砍掉一棵樹能夠救森林。首次看到影片1分03秒豪邁地使用電鋸鋸倒該樹時,先感震憾繼而痛心。此樹雖屬雜木,卻是次生林的演替初期裏擔負修補大地的角色,也與生存其中的昆蟲動物有著互相依存的關係,因而撰文試問,此舉與台北市政府對野步森林視而不見有何不同?影片拍攝者帶頭砍,那豈不是給了台北市政府有樣學樣的答辯好理由?如果台北市政府說:「你們看,我們一致認為這些雜木沒有什麼價值,砍掉是無妨的,你們也贊同不是嗎?」也許台北市政府還會來函要求更正片名為《2012林口自己砍》,如此還有何立場向其抗議呢?(下圖左方上至下三圖為影片中砍樹的擷取畫面,右方兩圖是九月初在野步森林裏實地拍攝到砍伐及焚燒後的畫面。)



2012年9月30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9:葉紅知秋

時序即將進入十月,有感氣溫微涼之餘,牆外的一株烏桕樹原本綠油油的葉片也開始逐一翻紅,正是所謂的「一葉知秋」。這個季節也是果實成熟之時,夏季結成豐滿的綠色,入秋則熟成乾褐,外表果皮裂開而露出白色表皮的種子。清涼的晨風吹拂之下,原本在五色鳥求偶的背景聲賞景拍攝,頗有自然的節奏感,突然前方樹稍嘎嘎聲響大作,像似呼朋引伴的呼喚,是哪位野生朋友的聲音呢?


Nikon D300S, Nikkor AF-S 70-300mm VR Lens

2012年9月29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8:面天樹蛙居住的小樹林

校園外緊臨圖書館與巴拉卡公路之間的這一小片次生林,白匏子、野桐、食茱萸、裡白樬木等先驅樹種特別繁茂,大樹下也有大葉楠小樹的生長。林緣陽光充足的地方,青苧麻與芒草類的植物各佔據了一片領地,林下樹蔭之處則是姑婆芋的天下。這樣的一片小樹林裏,有什麼樣的昆蟲或動物住在裏面呢?



2012年9月28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7:探訪校外樹蛙寶寶的家

繼前次發現校外圍牆邊的農用蓄水桶成為幾種蛙類育幼的園地之後,利用代理自然課的時間帶著六年級廿個小朋友一起來尋訪校外蛙類朋友的家。崎嶇小路、雜草叢生與外表污穢的塑膠桶,這樣的生活環境讓小麗直呼「好噁哦」。但是只要一網在手,就如同在夜市裏撈金魚一樣,快意的在水桶裏揮舞。「是觀察,不是遊戲」,雖然聲嘶力竭,但是很難抑制小朋友們與樹蛙寶寶邂逅的喜悅。



2012年9月27日

林口野步森林|竹節蟲教我們的事

文圖/陳信甫

推動林口野步森林三年以來,日間觀察幾乎達到上百次,夜間觀察的次數卻少得許多。然而,不到十次的夜間觀察經驗裏,幾乎每次都看得到竹節蟲。竹節蟲的外觀或綠或褐,或像竹節或似枯枝,奇妙的形態總是引起觀察者的讚嘆。林內經常見到的物種是顆粒短肛竹節蟲,在此並不想抄錄外觀辨識重點或是分類資訊,我想提出的疑問是:為何一般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園都見不到此種(及他種)竹節蟲,又何以野步森林裏有這麼多呢?

 顆粒短肛竹節蟲局部

2012年9月24日

大屯山|巴拉卡公路植物地景與植栽設計

自然地景中植物群落所形成的景觀,都是演替競賽過程中的暫時性結果,並非恆久不變。常有朋友嫌棄日常城鄉周遭雜木林的景色不美,因而總是偏好京都的春櫻與秋楓之類嚴格人工篩選的地景,甚至倡導改造山林以符合人類一已之私的視覺美感。台灣城鄉周遭的野地總是人為砍伐不斷,雜亂的狀態難免,但是我所推崇的是圖中的巴拉卡公路。受益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護多年,植物自然演替的景觀非常優美,如圖:山黃麻、江某、紅楠等喬木在上,林下依序則是長梗紫麻、台灣山桂花、姑婆芋、冷清草與水鴨腳秋海棠,蕨類更是畫龍點睛的生長在樹幹上,複雜層次的優美景緻非常值得細心鑑賞。


巴拉卡公路植物地景

2012年9月23日

淡水楓樹湖|燦爛金光幕後的陰影

文圖/陳信甫

如同探險似的,尋訪山區學校周邊可能的自然觀察步道的偶然機緣下,循著道路兩旁野化成林的先驅樹木首次進入淡水楓樹湖(註:地名)。雖然有些微雨,但路旁刻意栽植的耀眼金光仍然引人注目。楓樹湖栽培金花石蒜為切花產業早有聽聞,金花石蒜也並非首見,但數十朵的金花閃耀動人仍然輕輕觸動賞花的玩心。只是多年來於北海岸及東北角從事自然觀察所得的體會,提醒我金光的幕後有著耐人尋味的陰影。

 人為栽植造景的金花石蒜
Nikon J1, 10-30mm Lens

2012年9月21日

三芝車埕|裡白樬木的盛宴

三芝山路上的裡白樬木開花了,這是次生林秋冬時分重要的蜜源植物,常可見各種吸蜜昆蟲前來集會,只要一靠近就可聽到熱鬧的振翅聲響,與人類的菜市場頗為相似。這其中也有交易行為嗎?有的,裡白樬木售出花蜜用以換取昆蟲們傳播花粉的勞務 。 植物得以授粉與結果而能延續家族生命,昆蟲們也得飽餐一頓互得利益,難怪生態學領域裏有關「生態系統」的早期用語之一正是「自然的經濟體系」哩。罕見嗎?一點兒也不,只是平常水仙不開花又帶刺,因而經常遭受刀斧之刑。只要配戴不尋常的眼光,在城鄉郊區或山區的道路上,一定可以發現此種燦爛的花叢(繖形總狀花序)。


Nikon D300S, Nikkor AF-S 70-300mm VR Lens

2012年9月20日

林口野步森林|台灣黑眉錦蛇的考驗

文圖/陳信甫

依照常識來說,野地裏有這類的野生朋友不足為奇,如同台北市的富陽自然公園一樣。但在林口首次推動野生公園-野步森林的起步階段,我總有些避重就輕。近幾個月來,因為選手村事件激發了諸多都市綠地想像的討論與歧異,趁著今日直擊台灣黑眉錦蛇之際,我想野步森林也該從生態幼稚園畢業,該往上進階了。



2012年9月18日

三芝興華村|藍與綠的幻影

三芝山區道路旁一塊農地邊緣的小樹林,耕作者放置了十幾個大大小小不等的廢棄容器來蓄積雨水,用以澆灌農田裏的作物。環境看來不甚優美,但有水就成了多種蛙類的避難天地。這不是山區嗎?地圖上不是顯示著廣大的「綠色」嗎?怎麼會沒有野生朋友們容身的自然棲地,卻要流落此等低品質的人工容器呢?只要稍稍把將農藥器皿在此洗滌過,桶中的生命馬上就會成為浮屍哩。

 貢德氏赤蛙初成長小蛙
Nikon D300S, Nikkor AF-S Micro 105mm Lens, R1C1

2012年9月16日

三芝八連溪|螳泳

文圖/陳信甫

於八連溪上游拍攝溪流蜻蜓的時候,溪床中央有個淺灘吸引了很多蝴蝶前來吸水,此時岸邊有隻螳螂也發現了吧,快快泳渡溪水往淺灘方向前進,我以為牠是想泳渡捕蝶。經由網友指點迷津,指出螳螂是因為遭鐵線蟲寄生,待其長大準備要逃出宿主時,會分泌特殊物質以影響宿主的神經系統,使其跳水而得以從水中逃脫。是以這張看似美麗的泳照,竟是臨死前的遺照?


Nikon J1, 10-30mm Lens

三芝101道路|九月晴空

炎熱的午後行經三芝北新路,沿路山景是閒置農作多年而自然演替的次生林。放眼望去,山麻、血桐、白匏子與相思樹是其中熟悉的角色,左方爬滿樹梢的白色花朵則是時值花期的洋落葵。這其中尤以白匏子成群黃棕色花朵綴染的景色最富秋意。台灣低海拔山景的秋色不是不美,而是要習得屬於當地生態系統的自然語法。


Nikon J1, 10-30mm Lens

2012年9月15日

林口野步森林|野步森林解說設計


不熟悉自然的朋友說,野步森林裏除了雜草之外,別的都看不到。三年來,雖然陸續展開雜木林生態美學課程,製作概念摺頁,並每季舉辦乙次生態美學散步(免費導覽活動),然而在時間密度上仍然有所侷限,平時想進來看看的朋友無所指引。本年度社區規劃師駐地工作補助計畫之中,我計畫了一項生態解說牌,從照片拍攝、文字、主題設想到版面設計都是自己一手包辦,雖然數量遠低於我所期望的,但終究有了第一步,卻可能也是最後的獻禮。



2012年9月13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6:蝴蝶食草植物落地生根

今天帶著六年級的小朋友,把校園內先前購買的蝴蝶食草盆栽(藤蔓類)種植到幼稚園前面空地的不鏽鋼欄杆邊,一來固植土地可以順利成長,二來欄杆提供了這些藤蔓植物的附著,三來種在這裏較空曠又好觀察。栽種前,先在大樟樹下講解蝴蝶生態。


本圖攝影:林星翰

2012年9月12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5:發現!校外水盆蛙世界

先前遊逛校園時,聽到圍牆外不遠處有白頷樹蛙的鳴唱,想必附近有些適合牠們繁洐的人工水域環境。擇日前去探察,果然就在圍牆邊,鄰居為了田園的澆水而在樹下堆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蓄水容器裏,發現了多種蛙的蝌蚪,至少有白頷樹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盤古蟾蜍等四種;夜間觀察時,也聽到了面天樹蛙的鳴聲。這是個好消息,表示如果校園環境營造 得宜 的話,這些蛙類都可能移居校內,可以讓小朋友更容易觀察得到。



2012年9月11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4:褐豔騷金龜

暑假期間,在校園植物的葉子上發現此種金龜子,以吸食花蜜和樹液維生,普遍分佈在中低海拔山區。金龜子,曾是早年兒童時代的玩具之一。那時的小朋友總喜歡拿著縫衣線綁住金龜子的後腳,然後向上空抛,引起金龜子驚恐逃命。但由於後腳已被線綁住了,因此只能有限的線長範圍內飛行,稍稍一轉圈,金龜子就拼命的在空中繞著圈子飛。此等與昆蟲們互動的行俓,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應屬虐待動物等級的行為了,實不可取。只是數十年的時光流轉,周遭自然環境的變化劇烈,城鄉裏也不容易發現金龜子了。


Nikon J1, 10-30mm Lens

2012年9月10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3:茄二十八星瓢蟲

趁著暑假期間的空檔,光果龍葵從操場跑道內側的草地上冒了出來。以正常的距離觀看,葉片到處有枯黃的斑點,不甚好看。若不是生病了,就是昆蟲朋友們前來食用吧,富有觀察經驗的朋友會馬上彎下腰去觀察。


Nikon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2012年9月9日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2:人面蜘蛛

幼稚園教室後方遊戲場邊緣的山坡,看似雜亂,卻有各式原生植物持續在此登場。從植物的種類及大小看來,此地雖然未經園藝的馴化,卻應有不定期的除草,因而總是處於初期的演替狀態中。這地帶的生態狀況如何呢?其實,人面蜘蛛們都知道。


Nikon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興華少年自然偵探|01:細鱗蘑菇

一般的校園環境裏,總是把落葉和枯枝打掃得乾乾淨淨,以致於總是缺乏觀察蕈類的機會。即使偶有出現,可能也少有人特別注意。蕈類是自然中的分解者,木棲腐生者喜歡枯枝腐木,土棲腐生者則喜歡富有腐植質的土壤。操場西側的大樹下樹根盤錯,不易打掃而堆積長年的腐葉,細鱗蘑菇因而能從富有營養的土壤中生長。


Nikon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2012年9月8日

林口野步森林|與褐背露蟴共乘涼

一個炎熱的上午,剛通過野步森林的入口轉進步道,馬上就想找個蔭涼的地方,因而來到構樹下稍歇,卻發現已經有朋友先來了。夜行性的褐背露蟴常可在夜間觀察時看到牠們活躍於草木之上,白天應是休息時刻,但想必也是感受到了日間的炎熱,因而挑了片構樹下的江某葉來避暑。人與蟲,共享一片涼蔭。


Nikon D300s, Tokina 11-17mm Fisheye Lens, R1C1

林口野步森林|後大花咸豐草的演替戰爭

自從四十年前整地後閒置數十年未開發土地,原本是大花咸豐草和豬草競逐的王國,這是新市鎮開發過程中不經意扶植起來的外來入侵種植物王國。野步森林經過近一年來多次的人工干預,手工拔除前述兩者之後,局部區域裏草本植物的競爭態勢有了變化,不同日照條件的角落裏各有新秀崛起,其中有原生植物,更多的仍是有南美蟛蜞菊、棕葉狗尾草、空心蓮子草、洋落葵等其他外來入侵種乘勢接收了大花咸豐草的領地。
圖左(由上至下):南美蟛蜞菊、棕葉狗尾草
圖右(由上至下):竹仔菜(?待查)、空心蓮子草、竹葉草



2012年9月2日

三重|蝶舞口袋公園解說設計

文圖/陳信甫

即使不到200平方公尺的基地,仍然選用了四十種北部原生植物,包括喬木、灌木、草本與藤本植物,這是一個宜人宜蝶的生態花園!也許不相信,但這裏的確是在三重密集舊市區!城市裏沒有生態?或者不需要有生態嗎?不用急著下定論,容我們慢慢來觀察。

2012年9月1日

武夷山|人與蛙

文圖/稜石

中國福建武夷山風景區內的步道極為優美,山澗沿著石壁與步道邊形成一條小小的溪溝,隨著步道的婉娫起伏,時寬時窄,時湍時緩,水團花生長在岸邊。路途中不時聽到貌似台灣常見斯文豪氏赤蛙如小鳥似的鳴叫聲。雖然知道目標物的概念,但幾番嘗試卻遍尋不著身影。後來才在一個小朋友火眼金睛的指引下,找到了為數甚多的綠蛙。生長環境相同、鳴聲相同、但身上的斑紋卻有些差異。


Nikon D300s, Nikon AF-S 70-300mm G VR, SB-900

2012年8月15日

林口野步森林|水盆生態系創世紀

文圖/陳信甫

很多學校、社區常常說著要設置生態池,但設置好後真的發揮用處了嗎?一旦水生植物生長旺盛,超過了維護能量時,不是任其消長,就是維護人員哀聲連連。生態池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創造風景,增加人類遊憩點?還是充當業績,展現主管人員的績效?其實,生態池除了能讓水域動植物生存之外,更重要的要能夠讓人們從日常觀察中學習到生命地景的奧義,知曉如何與自然相處,檢討我們的環境觀念及生活方式,進而做出改變!



2012年7月30日

三重|蝶舞口袋公園計畫社規師手記

文圖/陳信甫

繼九份、林口之後,能否在人口更為密集,土地絲亳沒有浪費的三重,引領人們與土地重返自然呢?就在重陽國小旁邊的一處巷弄裏,里長認養了國有財產局管理的一塊200平方公尺的閒置土地後,我們共同向市府提出了社區規劃師駐站計畫,在這塊如同城市孤島般的閒置土地上,提出了「蝶舞六福」的構想。再惡劣的城市環境,再小的土地,我們都不放棄療癒人與自然的疏離!



2012年7月26日

淡水山路|高砂熊蟬的羽化

文圖/稜石

低調蟄伏土中數年,就在生命即將綻放最後一刻的璀燦,我在尋常的夜間少有車行的山路上遇到牠。燈光的照射下,看著牠從柏油路的一端橫越爬行到另一端。眼前的相思樹以乎符合牠的想像,於是從根部緩緩地往上爬,正好在我眼睛的高度停了下來,靜默地蘊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候廿分鐘,突然間胸部裂開了一道縫,身體漸漸地從硬殼中向上升起。


Nikon D300s, Tamron SP AF 60mm Macro, R1C1

2012年7月14日

淡水山路|夏夜輓歌

文圖/稜石

對整體生態陌生者觀光休閒、賞櫻砍雜木,而熟知個別生物生態者則捕捉交易或賞玩,這似乎就是距離人們生活太近的宿命,山路上的高砂鋸鍬形蟲在多重的壓力縫隙中求生存。前幾天是入夏以來首次夜觀,看到一樹英姿頗為振奮,過幾天再度前去,竟然寥寥無幾。不是月圓之夜,而是以寂靜山路上的昏黃路燈為背景,不是英姿煥發,卻似窮途末路。


Nikon D300s, Tamron SP AF 60mm Macro, R1C1

2012年6月25日

林口雜木林|容不下獨角仙的「生態城市」

文圖/陳信甫

空有綠油油的色彩卻沒有野生朋友容身之處的城市,算得上什麼「生態城市」呢?排除異類只顧人類自己存活,又稱得上什麼「社會正義」呢?任何人道主義都市與建築思維所關注的核心,都可套用在野生朋友身上。「我們要尊重基地上的使用者並為其需要加以辯護」,在專業反省的年代中這是一大進步,但是 四十年過去了,我們可曾把野生朋友當成使用者?「每個人都有生活在城市的權利」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指標之一,但是 我們可曾關注城市中的生態正義呢?要實現人類社會的正義後再擴及生態嗎?只怕那時地球早已超過尚可醫救的臨界點了。


 Nikon J1,10-30mm, Close-up +8

2012年6月24日

三重|士林劍潭山賞蝶趣(參與活動)

文圖/陳信甫

為了因應未來栽植原生植物所呈現的自然美感與現行園藝眼光的差別,導致美感的落差致生嫌棄,因此選擇交通最便捷的士林劍潭山步道舉辦賞蝶活動。一方面介紹台灣蝴蝶生態概況,另一方面更要說明原生植物與蝴蝶生態密不可分,因此要建立一個能夠招待蝴蝶朋友的口袋公園,原生植物的栽植是基本而不可或缺的。



2012年6月17日

林口野步森林|以蝶之名的試煉

文圖/陳信甫

野步森林蝴蝶課程自我檢核

辨識蝶名,不是炫耀,不是收集狂強迫症,當然也不是玩物喪志。辨識蝶名,是為了在重返自然的路途中找尋突破的窗口。因為,找到了名字,你可以連結到昆蟲學家的研究,你知道了牠的生活史,你知道牠生活所需的生態條件,因而你得到了如何與牠相處的生活之道,並能成為牠真正的好朋友。不用400種,那是昆蟲(蝴蝶)學家的本事;不用200種,那是蝴蝶達人的狂熱;在野步森林裏,我們只需認識60種!不求多,這60種"普蝶"就可以讓我們觸類旁通!


2012年5月31日

林口野步森林|不只是「要綠地」,還要有豐富的生命!

文圖/陳信甫

「守護林口野步森林,催生環境學習中心」的籲求,並不是為了提供更多專為人們遊憩而無生態視野如大安森林公園之類的大型都市公園,即使這類大型公園看起來綠綠的、好像很自然,卻往往缺乏生態的思維。林口野步森林在城市中的意義,是為了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並激發城市與自然的想像,因而是一個培養城市居民生態觀的啟蒙之地!



2012年4月28日

淡水鄧公國小|雨後的歡愉

文圖/稜石

不要叫我們八腳獸或四眼怪,只不過是利用大雨後的夜晚,在校園裏柏油路面積水的水窪中傳宗接代而已。最近是澤蛙歡愉的季節,這裏 不是什麼生態良好的郊野,而是城市中鄧公國小校園內鄰近廚房的柏油路面上。認為物種珍貴稀有才吸睛的生態見解,只會製造越來越多的保育類;對待構成生態系統的其他非珍稀野生朋友們如同草芥的態度,正是從心毀滅生態系統的的致命病毒。


Nikon D300s, Nikon AF-S 105mm Micro VR, R1C1

2012年4月25日

林口野步森林|綠地生態保衛戰(公視我們的島)

社區規劃師倡議並號召林口諸多在地朋友共同推動的林口野步森林,成為台灣都市野生公園的先鋒,前後兩個計畫執行年度都獲公視我們的島前來拍攝。



2012年3月11日

林口野步森林|野步森林之歌

文圖/稜石

城市從自然的灰燼中誕生
大自然復從(人類)荒怠中甦醒
我們的心不再荒蕪
多麼狂野的生命
帶領我們走出城市與自然對立的囚牢



2012年3月1日

守護林口野步森林 催升環境學習中心

文圖/陳信甫
本文原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2012-3-11 http://e-info.org.tw/node/74987
本文亦將刊登於下期中華鳥會飛羽月刊

從2009年10月起展開雜木林的自然觀察,隨後以社區規劃師的角色與地方團體合作,向新北市政府申請社區規劃師駐站輔導補助計畫,推動野步森林做為城市中的環境教育中心此一實驗計畫已步入第二個年度。然而體委會於今年2月1日發佈為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而將選用林口區國宅段16公頃的國有國宅用地開發選手村,選用土地包括運動公園、國中前雜木林、野步森林…等地。此處土地雖是林口特定區計畫中的尚未開發的國宅用地,然而經由市民多年來的使用與發現,早已不是管理機關文件中的空蕪之地可以任意開發。早年設置的運動公園和做為自然科學研究的國中前雜木林,還有兩年前從自然觀察中發現的野步森林,這三者都是林口城市中休閒活動、科學教育及環境教育等多種功能的三顆城市綠寶石。尤其是後者,野步森林更深具反思社會文化裏的自然觀與興革既有城市規劃認識論的意義。


林口野步森林位置圖

2012年2月24日

三重|蝶舞口袋公園設計討論會

文圖/陳信甫

對於前次有關基地上機車停放問題未能徵得公開且多數的意見,依據長年社區參與經驗來判斷,此事涉及該巷弄居民之利益,他巷的居民本於不得失他人的社會常情隱匿自己的意見是常態,因此要用言語討論已不可能。於是構思草案時,在此部分先行留設總數6~8部機車停車空間,其餘依照生態綠化及三至五人小眾閒聚的原則來設計。希望藉由此方案來引發居民公開正面(或負面)表達喜惡的意見。這個方案的目的並不在於取得居民的認可,然後立即發展成施工圖。相反的是一種出牌,然後觀察居民的反應,誘發以口語或行為表達意見,我們則在現場立即調整不同的草案以引發更多的溝通。

2012年2月19日

高砂鋸鍬形蟲與血櫻花


文圖/陳信甫
本文同名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2012-2-19:
高砂鋸鍬形蟲與血櫻花

居住在新北市賞櫻名鄉多年,即使我百般抗拒不從,未曾參與任何一次的賞櫻盛會,但是每到一年一度的櫻花季,電視、網路與報紙上的櫻花影像總是鋪天蓋地而來。媒體上所謂的「賞櫻聖地」是如何誕生的呢?無非是沿著山路砍除雜木與野花,替植一整批容易招來遊客的植物。樹砍得越多,越能種植更多的櫻花,賞櫻聖地的名氣也就越大。我的朋友高砂鋸鍬形蟲擔心這股觀光熱潮不知哪天將蔓延到牠所居住的山路時,屬於牠的生態家園恐怕難以為繼,就要被迫他遷。每每想到牠岌岌可危的生活處境,我著實無法安下心來欣賞危及眾多野生朋友們生存的「血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