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1日

鄧公野花園|徹底清除水蘊草 生態池生態再改造



文圖/陳信甫

錦鯉池開始改為"生態池"已經是四、五年以前的事了,期間經歷幾次改動。二年前應邀開始參與校園生態的討論並給予大幅調整生態視角的建議後,啟動了鄧公野花園的營造。

雖然一開始即注意到"生態池"的生態問題,但鞭長莫及,我們先處理陸地生態。然而看著早先即參與的伙伴每週下水清理水蘊草實在很辛苦,只要整理的能量低於它的生長速度,整個池底的沉水植物都被水蘊草所覆沒。一年前,有鑑於參與維護的人力實在過低,我建議該伙伴放寬水準的要求,放棄沉水植物及若干原本種植位置不對致日照過低生長不良的植群,以台灣萍蓬草、芡實此類浮葉植物為目標就好。半年後,水蘊草的強悍遠遠超過我們屈就的小願望,上述浮葉植物的新葉被其纏繞也長不出來了,眼看著整池都將被水蘊草大一統。好吧,是該大幅改造的時機到了。



首要之務要專心對付水蘊草,因為換土無經費,只能現地改良,那麼就放乾池水任其枯死,且為期至少半年以上,一長出來即拔除。其次,原本過高的水池壁體高度打除廿公分,不但中庭空間變開闊了,壁體也變成人可坐的邊緣,增進了親和性;更關鍵的是,原本不符蛙體工學的高度降低後,更易於打造牠們得以自由進出水池的低障礙路徑。第三,水池變淺,下水整理也簡單。第四、徹底調整日照不足的池邊土堆的位置。



工程結束後,接下來是重新種植水生植物了,先請二名工人花了一天調整土坡的位置到日照較充足的地方,並清光池中堆置的許多許多許多空心磚與紅磚。池底不急放水,依然要對付水蘊草,但土坡高處可先種植,只是方法有所不同:一反先放水再種植的水中種植法,改用低水位的乾式種植法,先從池邊種植挺水與沉挺兩棲的植物,待水蘊草清除生效後再放水淹沒,此法也有穩定土坡的功效。今日得空,先種了香蒲、石菖蒲、圓葉節節菜與柳葉水蓑衣。

"生態池"如何成為真有生態品質的生態水域呢?生態一詞不是話術,不是自己號稱就有,要契合生態原理才能真正為牠們所用,也需要自然觀察加以驗證,這是生態池的根本所在,因而有關動植物的生態知識自不可少;其次,要兼顧人的賞景需求,因而生態美感的營造不可或缺;第三,生態過程與植群景觀形成都需要時間,看倌們亟需要冷靜與耐心,不然親身參與增加人力能加快速度,也最能洞悉生態楣角;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再隨意放養外來入侵種的動植物了,最好自然課的植物教材全都改用校內已有的原生種,不然實在沒有力氣又一次改造了。

2017/2/16營造更新

水黃皮樹下連接四號園圃的地方,是提供校園中的蛙類朋友通行的生態廊道。今日先在水池內調整好斜坡高度後,在未來水面以上的土坡高處種下陰性喜溼的冷清草、赤車使者、水鴨腳秋海棠、水芹菜與全緣卷柏等。


2017/2/19營造更新

週四種植了池內土坡高處的溼生植物,週五繼續處理池外土坡。一牆之隔環境條件不一樣,右陰溼,左陰乾,因而植物選材大不同,左邊新植九節木、台灣溲疏、桔梗蘭與細葉麥門冬。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