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觀點閱讀《林口鄉誌》 文圖/陳信甫
2009年我們展開林口高中旁雜木林的自然觀察,繼而在2010年向縣政府提出〈野精靈都市之森〉的社區參與計畫,將原本一處閒置而看似無用的雜木林變為咫尺可及的都市次生林生態觀察園區,其後正式命名為「林口野步森林」。計畫初始至今有個疑問一直盤旋心中:我們的城市為何與自然如此的對立,無法相容,幾近斷裂的狀態?(註一)生活其中的人們對於自然如此的陌生、疏離、充滿誤解,輕忽、無視周遭其他生物的生存,功利的、理所當然的、帶有潛在的仇視態度隨意破壞為數漸少的自然野地,務求以人類自我的需求與狹隘的審美觀加諸改造、景觀化。這絕非只是少數幾個特別的個案,而是極為平常與普遍的態度與認知,而且必然與我們自古至今社會流傳相承對於生存環境的價值觀有關,特別是蘊藏於文化裏形而上的自然觀。林口,從18世紀初期漢移民入墾、建立散佈台地的農業村落到1970年代林口新市鎮大開發的歷程,是一個極具戲劇性的縮影,讓我們看到三百年來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
林口台地鳥瞰圖
如何探究社會裏潛藏的那種自然而然的、無須言明的自然觀呢?我選擇從《林口鄉誌》讀起,因為地方志向來記述著歷來人類開發自然的豐功偉業,因此也提供我們窺探歷史中的人們如何看待自然的態度與對待自然的作為。一般地方志的前段,總是引述著地理、地質、氣候、植被等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然而其後才是全書的重心,佔了絕對多數的篇幅記述人類如何開荊斬棘,如何從蠻荒之地開創出一片文化之地,與相沿承襲的社會發展與政治沿革。自然與人文,經常是文史工作者、空間領域工作者與一般人分述我們所處環境的分類概念,兩者之間像似平和無犯。殊不知現今地球上大多數的文明皆是立基於自然的支配之上,人文宰制著自然,自然不過是人文發展的剩餘與下一波再發展的標靶。看似平和的現況,一旦人們有所需要,自然中的一切便是提供人文發展的資源與待開發土地。人文與自然的界限,向來不是固定的,向來是不均等的限縮自然的範圍(例如解編都市周邊的保護區),除了文明遭遇滅絕、或者是人類的開發超越地區生態系的極限導致自然的反撲才有所例外。
台地的形成與遠古的人類
與地球約46億年的歷史相較之下,台灣島的形成不過是幾百萬年之前(一說280萬年),仍是相當年輕的島嶼。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林口台地在一百萬年前可能是古新店溪由台北泰山向西流出形成的沖積扇,其後因為地質活動導致新莊泰山五股斷層東側陷落形成台北盆地,而西側卻相對隆起形成林口台地,漸次向西北傾降。從台地坡面現今蒼鬱的樹林來想像,林口台地至少在一百萬年前或者更早之時,已逐漸發展成了最早的原始森林。
林口台地地質圖(陳文福,註二)
這片土地上何時開始出現人類呢?從太平村(註二)遺址的考古學研究來看,人類進入林口台地大約是距今五千到四萬餘年前的舊石器石代,出土的文物則顯示,當時的人類藉由簡單的石器工具的輔助進行簡單的石器從自然獵捕與採集生活所需。遠古的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的動物無異,原初都是生活在自然之中,採集野果填腹、食取其他動物的肉,以樹葉、獸皮為衣,森林、原野、溪流、海岸、洞穴、大樹則為棲息與生活的場景。即使開始使用簡單的工具,但此時仍然無能顯著地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待續)
註釋
註一:城市為何與自然疏離?城市裏不是有各個大小型的公園嗎?都種植了很多的樹木與花卉,難道不「自然」嗎?雖然種植了很多看似自然的花木,但大多數都是來自世界五大洲的非原生植物,對地區性的生態系貢獻不大。本文裏所謂的「自然」意同「生態」,而非與「人工」一辭相反的「自然」,須詳加辨明。從生態的角度來看,人工並非都與自然對立,例如若是從生態修補的角度去復育地區植栽,如此很人工的其實是很生態的。
註二:太平村位於林口台地西北方,鄰近海岸。
參考文獻
1.尹章義、葉志傑著,《林口鄉誌》電子版。
2.陳文福,〈我在林口台地的發現〉,發表於《地球科學園地》2001年12月冬季第20期。
2009年我們展開林口高中旁雜木林的自然觀察,繼而在2010年向縣政府提出〈野精靈都市之森〉的社區參與計畫,將原本一處閒置而看似無用的雜木林變為咫尺可及的都市次生林生態觀察園區,其後正式命名為「林口野步森林」。計畫初始至今有個疑問一直盤旋心中:我們的城市為何與自然如此的對立,無法相容,幾近斷裂的狀態?(註一)生活其中的人們對於自然如此的陌生、疏離、充滿誤解,輕忽、無視周遭其他生物的生存,功利的、理所當然的、帶有潛在的仇視態度隨意破壞為數漸少的自然野地,務求以人類自我的需求與狹隘的審美觀加諸改造、景觀化。這絕非只是少數幾個特別的個案,而是極為平常與普遍的態度與認知,而且必然與我們自古至今社會流傳相承對於生存環境的價值觀有關,特別是蘊藏於文化裏形而上的自然觀。林口,從18世紀初期漢移民入墾、建立散佈台地的農業村落到1970年代林口新市鎮大開發的歷程,是一個極具戲劇性的縮影,讓我們看到三百年來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
林口台地鳥瞰圖
如何探究社會裏潛藏的那種自然而然的、無須言明的自然觀呢?我選擇從《林口鄉誌》讀起,因為地方志向來記述著歷來人類開發自然的豐功偉業,因此也提供我們窺探歷史中的人們如何看待自然的態度與對待自然的作為。一般地方志的前段,總是引述著地理、地質、氣候、植被等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然而其後才是全書的重心,佔了絕對多數的篇幅記述人類如何開荊斬棘,如何從蠻荒之地開創出一片文化之地,與相沿承襲的社會發展與政治沿革。自然與人文,經常是文史工作者、空間領域工作者與一般人分述我們所處環境的分類概念,兩者之間像似平和無犯。殊不知現今地球上大多數的文明皆是立基於自然的支配之上,人文宰制著自然,自然不過是人文發展的剩餘與下一波再發展的標靶。看似平和的現況,一旦人們有所需要,自然中的一切便是提供人文發展的資源與待開發土地。人文與自然的界限,向來不是固定的,向來是不均等的限縮自然的範圍(例如解編都市周邊的保護區),除了文明遭遇滅絕、或者是人類的開發超越地區生態系的極限導致自然的反撲才有所例外。
台地的形成與遠古的人類
與地球約46億年的歷史相較之下,台灣島的形成不過是幾百萬年之前(一說280萬年),仍是相當年輕的島嶼。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林口台地在一百萬年前可能是古新店溪由台北泰山向西流出形成的沖積扇,其後因為地質活動導致新莊泰山五股斷層東側陷落形成台北盆地,而西側卻相對隆起形成林口台地,漸次向西北傾降。從台地坡面現今蒼鬱的樹林來想像,林口台地至少在一百萬年前或者更早之時,已逐漸發展成了最早的原始森林。
林口台地地質圖(陳文福,註二)
這片土地上何時開始出現人類呢?從太平村(註二)遺址的考古學研究來看,人類進入林口台地大約是距今五千到四萬餘年前的舊石器石代,出土的文物則顯示,當時的人類藉由簡單的石器工具的輔助進行簡單的石器從自然獵捕與採集生活所需。遠古的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的動物無異,原初都是生活在自然之中,採集野果填腹、食取其他動物的肉,以樹葉、獸皮為衣,森林、原野、溪流、海岸、洞穴、大樹則為棲息與生活的場景。即使開始使用簡單的工具,但此時仍然無能顯著地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待續)
註釋
註一:城市為何與自然疏離?城市裏不是有各個大小型的公園嗎?都種植了很多的樹木與花卉,難道不「自然」嗎?雖然種植了很多看似自然的花木,但大多數都是來自世界五大洲的非原生植物,對地區性的生態系貢獻不大。本文裏所謂的「自然」意同「生態」,而非與「人工」一辭相反的「自然」,須詳加辨明。從生態的角度來看,人工並非都與自然對立,例如若是從生態修補的角度去復育地區植栽,如此很人工的其實是很生態的。
註二:太平村位於林口台地西北方,鄰近海岸。
參考文獻
1.尹章義、葉志傑著,《林口鄉誌》電子版。
2.陳文福,〈我在林口台地的發現〉,發表於《地球科學園地》2001年12月冬季第20期。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