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北海岸生態山海經】103年春季淡水社大新課程
這是一趟尋訪北海岸山與海的旅程,我們將穿梭在自然與社會之間,且不滿足於人類自身的歡愉。課程從生態系統與地景生態的雙重概念切入,分為五大主題,從中將能認識野生朋友們生存的需要與其適宜的地景。期望我們能體認地景不是人所獨享的風景,卻是人與自然萬物得以共享的生命地景。旅程的鋪陳以自身周遭走向野性自然,然後回顧城市與鄉村的生態復興行動,最終我們將理解自然與人文、自然與城市(鄉村)不是對立分明的壁壘,是交織共存而不可分的有機整體。
打造城鄉野花園-城市水域現況篇
文圖/陳信甫
關渡自然公園的水域能,而混凝土造砌石水岸賞魚池為什麼不能?
自然型態的水岸在城市發展歷程中不斷地消失,或因為治水與遊憩想像的親水空間而改造(壞)了溪流形貌,或因為都市計畫不識地域生態而不分青紅皂白將前一世代農作灌溉埤塘劃為發展用地而填平出售。或許還有其他種種的理由,總之人以為"無用"的自然地景都可能加以改造(壞)方能以為"有用"。
"藝術美高於自然美,因為藝術是由心靈產生和再生,而且只有心靈才是真實的,才是真正的美,而自然美是屬於心靈的那種美(藝術美)的反映,其反映是一種不完美的形態。在質量上都與藝術美有別。"(註)以上是黑格爾的唯心論美學。城市公園、校園與社區並非沒有新設水池,然而不是承襲古山水畫中小橋揚柳的想像,砌石岸養鯉魚,就是接納新風,打造混凝土音樂五彩噴水池。人的思想所創造的才是藝術,能娛人,而自然則淪為下品,成為被改造方能升級加值的原物料。
圖:彩裳蜻蜓及其他@關渡自然公園 2013-05
2013年12月19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103年春季北投社大課程(五折優惠)
都市化及綠地園藝化造成都市生物多樣性的銳減,請大家來關心,並一起來打造一個友善生態的城市、社區與家園吧!
蝴蝶、鳥類、蜻蜓與蛙類是我們共同喜愛的野生朋友,然而在城市與家園綠美化的過程中,牠們卻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消失無蹤,你知道為什麼嗎?經由課程的導覽,了解牠們的生命需求,將能了解牠們在生態系中的重要性,而你只需要在家居、社區、學校與鄰里公園裏做出改變,牠們就能夠重新回到城市裏與我們比鄰而居!
大屯山上的校園生態美學講座
文圖/陳信甫
每次去分享《打造城鄉野花園》之時,除了能推展城鄉生態化的理念與構思之外,更有意義的是透過與不同單位/團體的接觸,能更深入探究這個議題在人間社會裏實現的助力或阻力。
昨日應邀到大屯山上與一所自然群教師陣容堅強的學校分享,由於事先商議時即有針對該校現況環境提出初步建議的需求,因此這次的演講加入了量身打造的內容。歷來累積的經驗令我深知實現生態校園(或公園、或社區)至少有三大關卡,前兩關是蟲與蛇。製作簡報當中,我擔心的詢問了邀請老師一個問題:"如果未來棲地營造太美好,蛇類朋友也慕名而來在校園裏出沒,貴校能夠接受嗎"?對方欣然回答說:"完全沒有問題"!從這位富有生態理念與環境教育經驗的教育者的回答看來,該校顯然早有與蛇相處的教育之道了!(註)但是,他特別強調了"美觀"(人類一己的視覺美感)是可能的疑慮。
2013年12月16日
麟山鼻|青苧麻的人間價格
文圖/陳信甫
溼冷的冬天,還是窩在被窩裏最好。紅蛺蝶的幼蟲寶寶搖頭晃腦地擺動身驅,藉由吐絲而把葉片兩端黏合起來,使得原本深綠色的植株因而露出白色的葉背,這是牠們避敵的蟲巢,在寒冬之中應該也能略避風寒。
青苧麻,普遍生長在郊野、校園、公園等所有受人們忽視的角落,是一般認為的眾雜草之一(原生植物)。而且因為很容易四處生長,於是,"雜草"的人間評語之後往往再加上一個字:賤!它雖是草仔粿的原料之一,但在綠地審美上不被園藝美學所接受,見一棵除一棵。對大多數人來說早已不需要做粿,因此是無用之物,但是對其他昆蟲來說,卻是必要的食糧,例如第一段所說的紅蛺蝶。
青苧麻葉片上的紅蛺蝶幼蟲蟲巢@麟山鼻 2013-12
2013年12月12日
北投丹鳳山|十二月綻放的野牡丹花
文圖/陳信甫
九月的一把野火燒了丹鳳山,於是每次搭乘捷運經過奇岩站之時,從高架軌道上便可望見遠處山頭的一片焦黑與枯黃,夾在未受波及的前後綠山之間顯得突兀。燒毀了原有的山林綠意固然可惜,然而我對於大自然如何從災後重生更感到興味盎然。終於到了十二月,為了確認明年春季在北投社大開設課程能否按原計畫得以探究丹鳳山的植物生態,於是再度走訪。
2013年12月8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103年春季內湖社大新課程(第二門五折優惠)
一起來打造一個友善生態的城市、社區與家園吧!
蝴蝶、鳥類、蜻蜓與蛙類是我們共同喜愛的野生朋友,然而在城市與家園綠美化的過程中,牠們卻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消失無蹤,你知道為什麼嗎?經由課程的導覽,了解牠們的生命需求,將能了解牠們在生態系中的重要性,而你只需要在家居、社區、學校與鄰里公園裏做出改變,牠們就能夠重新回到城市裏與我們比鄰而居!
2013年12月4日
接近自然 還是遠離自然?
文圖/陳信甫
生態工法?親水空間?萬紫千紅的花博?
清除了野生植物,代之以無邊無際的廣大草地,與宛如北海道美瑛町大尺度的園藝花卉地景;全區的石砌溪岸汰除了自然水岸的多樣植被,打造了無遮蔽的親水樂園與流水型的養魚池,人們很滿意有了城市中休閒遊憩的新(人間)樂園。
但是 蝴蝶、鳥類、蛙類與蜻蜓們怎麼說呢?還有更多更多原本與我們共同生存在同一城市生態系中的野生朋友呢?親水,是為了接近自然?還是為了再度驅離自然?人間社會按照一己的喜好經過高度篩選與大量汰換,我們再一次把郊野之地園藝化了!
2013年11月14日
以工程書寫自然-打造城鄉野花園
文圖/陳信甫
今早前往萬華綠化教室以《打造城鄉野花園》為講題,與平日素有自然觀察經驗的朋友們分享了兩個小時的主題演講。據說若是演講主題為野生動物或昆蟲時,總會滿座甚至還要加座位,但今日並未坐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講者介紹裏寫著個人出身建築背景的關係?建築、景觀、都市等相關科系一般都歸納為工程領域,若是在工程與自然之間加入兩個空格(如:工程○○自然),由大眾來填寫兩者之間的關係,我想多半會出現-工程"破壞"自然之類的辭彙。這樣的理解固然有所偏頗,卻是社會大眾的自然反應。
2013年11月2日
世大運選手村的綠建築謊言
文圖/陳信甫
本文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2013-11-1
自詡將以零碳開發與鑽石級綠建築標準來興建世大運選手村的台北市政府,近日開始在計畫預定地上或砍樹或移植原有1300餘株的原有大樹,激起了市民的憤怒,直批「這不是綠建築,這是詐騙集團!」
除了生態認知不足卻剛愎自用的台北市政府應受最大的譴責之外,全案相關的公私部門裏的空間專業者(都市、建築與地景)也值得提出來檢視。並非如同官方所言,一句「公有土地及合法開發」就表示可以任意為之,專業知識能力與專業倫理兼具難道不正是專業者得以獲取社會尊重的修為嗎?「基地計畫」(Site Planning)是專業養成過程當中的重要必修科目,然而實務上為什麼從規劃階段開始到建築提案,從來就看不到廣大雜木林的生態價值?尤其是佔地五公頃的林口野步森林,經由市民參與四年以來,眾多的生態影像與文件紀錄呈現在眼前,本應做出另行選址或迴避或減量開發的專業判斷,然而一本接一本的報告書卻淪為協助長官與業主毀林滅生態的開發建議書?並不是破壞原有生態後再把建築物與空地塗得綠綠的就好,歷經此案,政治決策者與專業者該知道無法靠著穿上綠建築標章的房價糖衣來漂綠了。
▲砍伐森林的照片不假外求,請到林口親眼目睹,2013-10已動工清理森林。
2013年10月22日
林口野步森林的創生、衝擊與(沒)展望
文/陳信甫
從2009年底獨自在雜木林日夜觀察,隨後展開工作及持續擔任自派的笨工,迄今已經滿四年了,腥風血雨的世大運選手村動工日期將近,著實令我消沉了許久。未料,近日在Facebook上遭遇自稱是在地"護樹者"的新朋友三番質詢我:為什麼只批評林口當地砍樹拍片,卻不批評台北市府現在大砍樹呢(誤)?為什麼我們林口野步森林之友與他們在地護樹者不同調,而且是為什麼可以不同調(誤)?接著質疑我是否與官府有什麼魔鬼的交易(誤)?因而懷疑我是不是市府同路人之類云云(誤)?時間的魔術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然而需要時間累積的功夫卻不是魔術可以做得到的。
2013年10月17日
森林雙城記 命運大不同
文圖/陳信甫
本文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 2013-10-17
據報導,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啟用十九年至今還成不了森林,引起企業界的關注,繼而合資成立「大安森林之友文教基金會」長期認養公園。經邀請專家診斷,指出民眾踩踏樹木根部土壤、闢建時不當夯實土壤與廢棄物清理不實是樹木長不成森林的原因。
大安森林公園受到企業界的關注而將重獲新生固然值得慶賀,然而命運大為不同的,位於新北市林口區林口高中旁的林口野步森林卻即將毀滅。經過調查,林口野步森林這一片面積五公頃的閒置土地,從芒草的開拓歷經三十年自然演替而成的自然森林,累計有超過一百種以上的野生植物、六十種以上的蝴蝶、五種以上的蛙類與其他多種昆蟲動物們生活其中。如此一座位於市區內的城市生態教室,正因為台北市政府為舉辦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而籌設的選手村,先是選址不當復又規劃錯誤,茂美森林將遭到無情剷除的悲慘命運。雖經不同的民間團體持續陳情與抗議,主辦單位仍然一意孤行且已於近日清理樹木。
▲從林口高中下望林口野步森林
2013年10月16日
六塊厝海岸|東北季風起白馬
文圖/陳信甫
依據季節的變換與輪替,農作者素有農民曆,漁作者據說也有漁穫指南,而自然觀察者自有生命萬物的自然歲時記。東北季風降臨的季節裏,是尋覓乘風而至的北方蜻蜓與蝴蝶的好時機。新一波季風冷氣流拂臨,在北海岸野步尋秋蜓,不過今天沒有好運氣,只有看著海上白浪層層疊疊向陸岸拍擊,《淡水廳志》裏曾以「起白馬」形容此景:「每望浪色如銀,播空疊起,名曰起白馬,不可行。」
2013年10月13日
2017 鑽石級綠建築生態靈骨塔登記中
文圖/陳信甫
本文刊登於環境資訊中心 2013-10-2
去年秋季曾在森林某處意外發現獨角仙的幼蟲寶寶,今日散步活動時,特別再去找找是否也能與牠們的下一代重逢呢?今日不但天氣好,運氣也好,這是四年之中的第三次。喜悅的觀察著牠,為牠留下數張影像,而牠除了扭動身體之外,渾然不知即將到來的災難。我還能為牠們做些什麼呢?
△在森林豐富腐質質土壤裏成長中的獨角仙幼蟲寶寶(攝於2013-10-13)
2013年10月8日
內寮生態公園|秋 蜓
文圖/陳信甫
季風轉向,季節變換的秋冬時分,北海岸到基隆一帶總能發現隨著東北季風造訪台灣的北方蜻蜓。如同七夕牛郎會織女,「追秋蜓」是蜻蜓迷一年一度的衷腸。這個時節的貼蜓標準是長尾蜻蜓、秋紅蜻蜓與焰紅蜻蜓,而我卻貼了極為常見而普通的猩紅蜻蜓。
▲猩紅蜻蜓
2013年10月7日
興華國小|落葉堆裏的清道夫
文圖/陳信甫
颳起東北季風了,北海岸進入了多雨而潮溼的雨季。校園裏潮溼的落葉堆上紛紛打起了大大小小的雨傘,顏色與樣式不盡相同。大多數的校園把枯枝和落葉打掃得一乾二淨,以致於自然界裏木棲或土棲的清道夫都失業了。(大型小皮傘)
2013年10月4日
【2013秋之實~野步森林自然散步】活動 10/13
大安森林公園耗費大筆公帑闢建十九年,林木生長不佳致難以成林,而林口野步森林所在的土地卻因為新市鎮開發遲滯,缺乏公部門與市民的關愛,忽視卅年以上卻能自然成林。植物相不但持續豐富化,生物多樣性也逐年複雜化,這是野性的力量,也正是林口野步森林的生態魅力。雖然不如大安森林公園的怡人舒適,然而在生物多樣性與因應未來環境變遷的生態與教育的功能上,林口野步森林則遠為優勝。我們無需憧憬大安森林公園此等不合時宜的人類中心主義下的綠地,因為本地自有值得驕傲的進步之處,那就是林口野步森林!
林口野步森林與生活其中的野生朋友們能從本色混凝土(世大運選手村)與綠色大洪水(野地景觀化)的雙重夾擊中尋求餘生嗎?我們始終一本初衷,從心開始,從心出發! 愛護生態,從腳踏芬芳的泥土開始;了解生態,從親身參與自然觀察開始!(歡迎分享)
2013年10月3日
大屯山|以蛇為名的試煉
文圖/陳信甫
午夜時分,一個人和一隻蛇在大屯山步道上相遇,我怕、牠也怕,這是我們的第二次見面。雖然牠是屬於保育類二級的毒蛇,但我並不想為牠們貼上珍稀或普通的標籤,一如我在林口野步森林裏遇見的其他野生朋友們。
平時朗朗上口的,不管是綠生活、永續校園、生態公園、生態城市、與自然和諧、與自然共生...等等諸多自我標榜的生態辭彙,一提到蛇的名字以及瞬時浮現的蛇形影像,淺綠、深綠、漂綠或只是少冰少糖的檸檬綠都將一一明辨。我也怕蛇!對於蛇的自我想像所產生的恐懼,也許遠比蛇能對我造成的傷害還要大得多,但我終將無可迴避。
午夜時分,一個人和一隻蛇在大屯山步道上相遇,我怕、牠也怕,這是我們的第二次見面。雖然牠是屬於保育類二級的毒蛇,但我並不想為牠們貼上珍稀或普通的標籤,一如我在林口野步森林裏遇見的其他野生朋友們。
平時朗朗上口的,不管是綠生活、永續校園、生態公園、生態城市、與自然和諧、與自然共生...等等諸多自我標榜的生態辭彙,一提到蛇的名字以及瞬時浮現的蛇形影像,淺綠、深綠、漂綠或只是少冰少糖的檸檬綠都將一一明辨。我也怕蛇!對於蛇的自我想像所產生的恐懼,也許遠比蛇能對我造成的傷害還要大得多,但我終將無可迴避。
2013年9月26日
豈有「無蟲害」的生態城市?
文圖/陳信甫
經常看到園藝世界裏介紹優良景觀植物的主要特點之一即是「沒有蟲害」或「少有蟲害」,因此葉片與花朵能夠保持完整且完美的姿態,時時供人觀賞。為了完美無缺的形象,因而選植大量外來種植物就不足為奇,即使其中也選用了少數的本地原生植物,然而為了避免「蟲害」,也必需經常使用農藥來加以「防治」。
△正在青苧麻葉片上築蟲巢的大紅蛺蝶幼蟲
2013年9月16日
【林口台地的自然寶藏】臺師大進修推廣學院新課程 10/5起開課
不只是自然觀察,是生態教養,是永續綠生活的根基 。
幼兒教育思想家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教育法則裏提及,「讓孩子在沒打開書本去按音節讀第一個詞之前,先讀幾頁世界上最美妙的書-大自然百科全書。」她認為美妙的大自然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最為豐富的感官訓練素材。《湖濱散記》作者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熱衷自然觀察,慨嘆美國農業大開發所造成的生態劇變而恐讓人們疏離自然,他曾經愷切的呼籲道:「我們一定要到外面去,每天都要把我們自己和自然重新連結在一起。」
因而,自然觀察不是可有可無的個人興趣,是一種生態系的探索,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生態教養,更是修補自然與建構永續綠生活的根基。林口台地 正是我們的自然學堂!
本課程採取日間與夜間觀察,踏訪台地周邊多條步道與溪流,綜合性的觀察蝴蝶、植物、蜻蜓、蛙類、鳥類等個別又相互關連的生態角色與其所需要的生活棲地。歡迎親子或個人一同來認識所居城鄉的生態系,也歡迎有機農夫、社區、公部門或地景空間專業背景的朋友一同來體驗與理解,以期能合力營造一個與自然共享的新生態城鄉!
2013年9月15日
白鷺鷥山|人擇的寂寞地景
文圖/陳信甫
本日參與帶領蝶會例行解說活動-內湖白鷺鷥山。我們從捷運站穿越大湖公園,一路上見到的是白千層、大花紫薇、落羽杉、黑板樹、羅比親王海棗等受人歡迎的外來樹種,當然也少不了如水黃皮、正榕等少數種遍全台灣的原生樹種。步出公園之後,開始接近白鷺鷥山多樣野生植物的步道,才得以擺脫蝴蝶稀少的窘境。
2013年9月5日
2013年9月3日
2013年9月1日
2013年8月31日
北19山路|生命之樹與生命之草
文圖/陳信甫
本文同名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2013-9-8。
夏末至初秋是食茱萸年度性的開花時節。在人煙稀少的鄉野,不難見到群集白花佈滿樹頂的盛況;而某些早些開花者,現在已是結實纍纍。每當風雨及颱風過後,食蜜昆蟲們總是傾巢而出,四處尋覓花叢,滿足風雨期間未能外出進食的飢渴。
△大白斑蝶與食茱萸
本文同名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2013-9-8。
夏末至初秋是食茱萸年度性的開花時節。在人煙稀少的鄉野,不難見到群集白花佈滿樹頂的盛況;而某些早些開花者,現在已是結實纍纍。每當風雨及颱風過後,食蜜昆蟲們總是傾巢而出,四處尋覓花叢,滿足風雨期間未能外出進食的飢渴。
△大白斑蝶與食茱萸
2013年8月30日
老梅溪|休耕水田的恩賞
往溪流中上游尋蝶路途中,注意到下游處若干經常保持著水漫的休耕農田,常見鷺科與其他種類的水鳥。於是帶著望遠鏡,小心翼翼地前近。彎著腰步上田埂,學著123木頭人的節奏,慢慢接近一群為數約廿隻的高蹺鴴(鷸)。其中有成鳥,也有亞成鳥。頗為醒目的一雙紅色長腳,向後彎曲膝蓋,卻向前踩踏著靈巧的步伐,在溼軟的泥地中尋覓魚蝦,並不時把細長的鳥喙伸進泥水中捕獵。
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若能與牠們共享最好,不用了,如這片休耕農田,只要常保溼地的樣貌,也能還給牠們一處宜居的家園。
Nikon D300S, AF-S 300mm F4, TC-17E2
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若能與牠們共享最好,不用了,如這片休耕農田,只要常保溼地的樣貌,也能還給牠們一處宜居的家園。
Nikon D300S, AF-S 300mm F4, TC-17E2
2013年8月29日
2013年8月28日
2013年8月25日
觀音山|綠色的美學形貌與生態內涵
文圖/陳信甫
距離前次行走觀音山硬漢嶺約有十年以上了,十年之間步道的形貌改變頗大。自從觀音山納入國家風景區之後,為了提供郊野健行的遊憩服務,興建了若干服務設施,加寬了步道,也對步道沿線的景觀施加了多餘的妝飾。如何妝飾呢?無非是清除了原有植物,而後替植討(人)喜的櫻花、青楓與多種色彩鮮豔的園藝花卉。
深入自然寶山,我們探求的不正是有別於外地或與都市宜人綠地截然不同的地區生態系地景嗎?為何總是一再複製宜人世界裏有限的美學沉疴?地區原生植物多如數百種以上,無奈總是為人鄙棄為單調,而硬生生的塗抹濃厚的進口胭脂。乍看之下屬於綠色系的自然山景,色調、質感與形態是極為豐富的,如本圖是三年前從凌雲路望向觀音山所拍攝的照片,這是一幅夏末初秋的觀音山植被地景。
距離前次行走觀音山硬漢嶺約有十年以上了,十年之間步道的形貌改變頗大。自從觀音山納入國家風景區之後,為了提供郊野健行的遊憩服務,興建了若干服務設施,加寬了步道,也對步道沿線的景觀施加了多餘的妝飾。如何妝飾呢?無非是清除了原有植物,而後替植討(人)喜的櫻花、青楓與多種色彩鮮豔的園藝花卉。
深入自然寶山,我們探求的不正是有別於外地或與都市宜人綠地截然不同的地區生態系地景嗎?為何總是一再複製宜人世界裏有限的美學沉疴?地區原生植物多如數百種以上,無奈總是為人鄙棄為單調,而硬生生的塗抹濃厚的進口胭脂。乍看之下屬於綠色系的自然山景,色調、質感與形態是極為豐富的,如本圖是三年前從凌雲路望向觀音山所拍攝的照片,這是一幅夏末初秋的觀音山植被地景。
2013年8月20日
南山溪|鼎脈蜻蜓
走在山路上,山林涵養的淨水從層層石片自然疊砌的邊坡滲漏而出,順著坡度而下匯聚成一條淺淺的水流。幾種常見的蜻蜓在水面上飛翔,或在水流周邊挺立的禾本科植物細長的葉片上不斷的重複著爭奪領域的遊戲。蹲下來靜靜觀察著,蝌蚪在水藻之間游動,而水面上則可見到剛剛完成交配的鼎脈蜻蜓的雌蜓,在雄蜓的監護之下,低飛接近水面並將腹部點進水中產卵。牠們生存於世所需要的生活環境,條件並不高,但在人類生態系中的命運卻頗為無常...
△鼎脈蜻蜓產卵中
△鼎脈蜻蜓產卵中
南山溪|赭紅的盛宴
冇骨消的花期接近尾聲了,繁複華麗的複聚繖花序原是許多白色小花朵叢聚組成的花團,經過多種吸蜜昆蟲的頻繁造訪後,紛紛結成一粒粒小而紅豔的果實。什麼滋味呢?問問這隻綠色的珀椿吧。
冇骨消@仁愛鄉南山溪 2013-08
Fuji X-M1, 16-50mm Lens
冇骨消@仁愛鄉南山溪 2013-08
Fuji X-M1, 16-50mm Lens
2013年8月15日
清境|人與鍬
入住清境臨山民宿「附送」的鍬形蟲,是因為趨光的習性讓牠誤入歧途,迷惘地步入民宿之內的吧。我們(人)總是不安份於城市與鄉村,以休閒與觀光之名深入山林,緊接著又以宜人、舒適與美觀之由恣意改造山林。人與鍬的畸遇並非偶然。
兩點鋸鍬形蟲@清境 2013-08
Nikon 1 J3,10-30mm Lens, Close-Up +8
兩點鋸鍬形蟲@清境 2013-08
Nikon 1 J3,10-30mm Lens, Close-Up +8
2013年8月9日
明池|眛影細蟌
雖然我們總是無心,牠們卻能在遭人遺落的自然積水角落,或宜人景觀綠地維護不力之處,悄然無聲的生活著,牠們是(人)看不見的微小精靈。然而,只要我們願意,就能夠在鄉村與城市中為牠們與我們自己營造美好的新生態家園。
Nikon 1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Nikon 1 J1, 10-30mm Lens, Close-Up +8
2013年8月2日
《狂獾末日》上映中
文圖/陳信甫
以災難為題材電影向來能夠刺激平凡人生的感官,對於早已遠離自然的人間社會來說,陌生、令人嫌惡或恐懼的野生動物是其中的熱門主角。姑且不論因人類文明惡性發展引起突變的想像,若干純屬外表不討(人)喜的野生動物,只需稍加搧動,仍能輕易地引發觀賞者的刺激感。蛇、鯊、鱷、蜘蛛等無疑的是嫌惡榜上有名者,網路上隨便一查便能得到《人蛇大戰》、《大白鯊》、《萬鱷巨獸》、《蛛網》等片名;有些動物雖然個體並不兇惡,若是無端群聚攻擊人,也能引起無名的恐懼,如《鳥》;如果染上了病毒,那就是一系列《人鼠大戰》的題材了。
△果子狸採食大屯紫珠的果實
2013年7月23日
2013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團|紅刺蔥涼拌豆腐
文圖/陳信甫
愛吃卻又怕有毒,似乎是小朋友們共同的天性,不論在哪兒帶領活動都一樣。一同野外散步時,時時好奇的殷殷詢問,總讓我想起尚未離巢的幼燕張大嘴巴迎接成鳥回巢的樣貌。愛吃,那我們就一起來做道好吃的野菜吧。拜校園持續生態改造之賜,讓我們得以重溫先人充分利用原生植物的時光。食茱萸富有辛香的刺激味道,不僅是多種鳳蝶寶寶的成長食品,更是往昔常民生活的佳餚。
2013年7月20日
2013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在自然中成長與學習
文圖/陳信甫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暑期基礎班第一天在校園魚木葉片上發現的端紅蝶幼蟲寶寶,彷佛伴隨著小朋友在自然中的成長而漸漸蛻變,進階班結束後,牠也歷經終齡幼蟲、前蛹與蛹的不同階段終至羽化成蝶。希望這些小朋友們能如端紅蝶的成長一樣,開展美麗的翅膀,在我們與野生朋友們共同生活的生態系中振翅飛舞。(2013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 7/8~7/18)
2013年7月15日
GO ! 2013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團-進階班札記
文圖/陳信甫
沿續基礎班的課程,進階班一方面選擇較為遠距且生態較為良好的地點來觀察生態,另一方面則要訓練小朋友學習獨立自然觀察的相關技能,包括:學會使用數位相機做觀察紀錄、數位檔案處理與儲存、學會利用網路資源,查詢觀察所見之動植物與昆蟲,以及學習上傳照片至FB,請教他人並與他人分享。從7/15~7/18四天上午,分為四個主題來進行:
Day 1:軍艦岩自然觀察
Day 2:六塊厝海岸自然觀察
Day 3:數位影像與網路應用
Day 4:黑龍與垃圾鳥之城市傳奇
沿續基礎班的課程,進階班一方面選擇較為遠距且生態較為良好的地點來觀察生態,另一方面則要訓練小朋友學習獨立自然觀察的相關技能,包括:學會使用數位相機做觀察紀錄、數位檔案處理與儲存、學會利用網路資源,查詢觀察所見之動植物與昆蟲,以及學習上傳照片至FB,請教他人並與他人分享。從7/15~7/18四天上午,分為四個主題來進行:
Day 2:六塊厝海岸自然觀察
Day 3:數位影像與網路應用
Day 4:黑龍與垃圾鳥之城市傳奇
2013年7月8日
GO ! 2013 鄧公少年自然偵探團-基礎班札記
文圖/陳信甫
在淡水鄧公國小暑期育樂營隊開設兒童自然探索課程已進入第二年,我們依舊採取自然觀察的方法做為培育生態教養的基本途徑。一面觀察校園及市區近郊此等人造環境中的生命驚奇,另一面則同時探究宜人城市中的生態問題。從7/8~7/12為期五天上午,分為五個主題來進行:
Day 1:認識身邊的野生朋友
Day 2:偵察蝴蝶生態
Day 3:偵察蜻蜓生態
Day 4:偵察蛙類生態
Day 5:五感體驗與生態金字塔
在淡水鄧公國小暑期育樂營隊開設兒童自然探索課程已進入第二年,我們依舊採取自然觀察的方法做為培育生態教養的基本途徑。一面觀察校園及市區近郊此等人造環境中的生命驚奇,另一面則同時探究宜人城市中的生態問題。從7/8~7/12為期五天上午,分為五個主題來進行:
Day 1:認識身邊的野生朋友
Day 2:偵察蝴蝶生態
Day 3:偵察蜻蜓生態
Day 4:偵察蛙類生態
Day 5:五感體驗與生態金字塔
2013年7月6日
大屯山的自然寶藏|04:大自然的獎章
文圖/陳信甫
暑期活動的白天,我們進行了校後山路的日間觀察,偵察了許多日行性的昆蟲與動物。那麼夜間呢?學校所在周遭環境會有哪些夜行性的野生朋友們現身呢?
校園裏究竟生態狀況好不好?是否有其他的野生朋友們與我們共同使用校園呢?第一天晚上的時段,特地邀請大屯國小曾聰賢老師在操場上架設水銀燈與白布幕,並帶領大家來觀察。然而,以我一年來在校內的觀察經驗來預判,原先頗為擔心夜間觀察時會不會只有小蟲兩三隻,而讓大家失望呢?
暑期活動的白天,我們進行了校後山路的日間觀察,偵察了許多日行性的昆蟲與動物。那麼夜間呢?學校所在周遭環境會有哪些夜行性的野生朋友們現身呢?
校園裏究竟生態狀況好不好?是否有其他的野生朋友們與我們共同使用校園呢?第一天晚上的時段,特地邀請大屯國小曾聰賢老師在操場上架設水銀燈與白布幕,並帶領大家來觀察。然而,以我一年來在校內的觀察經驗來預判,原先頗為擔心夜間觀察時會不會只有小蟲兩三隻,而讓大家失望呢?
大屯山的自然寶藏|03:圳溝裏的生態系
文圖/陳信甫
沿著學校後方的山路一路觀察到中午,大家早已飢腸轆轆了,正好在三清殿吃午餐。殿前有條小水圳,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我並不事先說明,而是直接把背包中的小網子和塑膠瓶拿給他們,自行在圳中溫柔撈取,讓他們自己發現水圳中的奧祕。像在夜市撈金魚似的,大家輪番上陣,結果發現了大肚魚、蝌蚪、紅娘華、水蠆、黃綠澤蟹、福壽螺等六種水生昆蟲與動物。
沿著學校後方的山路一路觀察到中午,大家早已飢腸轆轆了,正好在三清殿吃午餐。殿前有條小水圳,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我並不事先說明,而是直接把背包中的小網子和塑膠瓶拿給他們,自行在圳中溫柔撈取,讓他們自己發現水圳中的奧祕。像在夜市撈金魚似的,大家輪番上陣,結果發現了大肚魚、蝌蚪、紅娘華、水蠆、黃綠澤蟹、福壽螺等六種水生昆蟲與動物。
2013年7月5日
大屯山的自然寶藏|02:豐富的生命行旅
文圖/陳信甫
2013年7月4日
大屯山的自然寶藏|01:從自然觀察培養生態教養
文圖/陳信甫
炎夏暑假的第一週,在興華國小展開了為期兩天的生態營隊-大屯山的自然寶藏。計畫中時數過半的仍是大量的日夜自然觀察,其次為了提高興趣與增進觀察能力,本次加入了攝影的教學與事後檔案處理與上傳臉書;最後,則以生態金字塔的概念來總結我們對於學校周邊觀察所得物種及其連結的生態系統。總是自然觀察,有這樣的必要嗎?
炎夏暑假的第一週,在興華國小展開了為期兩天的生態營隊-大屯山的自然寶藏。計畫中時數過半的仍是大量的日夜自然觀察,其次為了提高興趣與增進觀察能力,本次加入了攝影的教學與事後檔案處理與上傳臉書;最後,則以生態金字塔的概念來總結我們對於學校周邊觀察所得物種及其連結的生態系統。總是自然觀察,有這樣的必要嗎?
2013年7月1日
林口野步森林|夏之鳴!野步森林自然散步
文圖/陳信甫
野步森林與生活其中的野生朋友們能從本色混凝土(世大運選手村)與綠色大洪水(野地景觀化)的雙重夾擊中尋求餘生嗎?我們始終一本初衷,從心開始,從心出發! 愛護生態,從腳踏芬芳的泥土開始;了解生態,從親身自然觀察開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要綠地能否得生態?知識分殊,生態成為特殊學門或個人興趣,可有可無;以人為中心的綠地想像,終究宜人而生態不宜。文化得自於自然,卻與自然漸行漸遠。我們堅持親自體驗的自然觀察,企圖在野地裏重新認識生態系裏個別的生命,理解相互關連的生命之網,重構未來的想像與行動。
2013年6月25日
金龍湖|最後的水域生態方舟
文圖/陳信甫
城市與鄉村越來越不適居,蛙類與蜻蜓們的喟嘆未曾止息。
因開設102年秋季野步系列新課程的需要,持續在淡水與北投城區建設缺遺或維護不力的角落尋找尋生命的驚奇作為上課觀察地。其中,尤以蛙類與蜻蜓所需的適居水域最為難尋,可居之處多半物種稀少,地景型態破碎又畸型。城區生態現況雖是如此,但總得再尋覓自然美形的優質棲地做為對照才好,因而必需跨區搜尋。
城市與鄉村越來越不適居,蛙類與蜻蜓們的喟嘆未曾止息。
因開設102年秋季野步系列新課程的需要,持續在淡水與北投城區建設缺遺或維護不力的角落尋找尋生命的驚奇作為上課觀察地。其中,尤以蛙類與蜻蜓所需的適居水域最為難尋,可居之處多半物種稀少,地景型態破碎又畸型。城區生態現況雖是如此,但總得再尋覓自然美形的優質棲地做為對照才好,因而必需跨區搜尋。
2013年6月21日
【邁向野步城鄉】102年秋季淡水社大新課程
城市並不在自然之外,從來就在自然中!
為了推展城鄉地景生態新視野,本年度九月份起(週六上午),個人將於淡水社區大學開設新課程。歡迎熱心參與社區營造或自然觀察的社區朋友,或具有地景、都市、建築等相關專業背景的朋友,或任何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關心城市綠地的生態品質。以下為課程有關資訊,歡迎分享。
為了推展城鄉地景生態新視野,本年度九月份起(週六上午),個人將於淡水社區大學開設新課程。歡迎熱心參與社區營造或自然觀察的社區朋友,或具有地景、都市、建築等相關專業背景的朋友,或任何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關心城市綠地的生態品質。以下為課程有關資訊,歡迎分享。
2013年6月20日
【2013夏之鳴~野步森林自然散步】活動 6-30
六月是人間學子的畢業季。而野步森林的六月,除了震耳的蟬鳴之外,還有剛從土壤中破蛹而出,羽化成蟲的武士。原本應該為其祝福的今年夏天,竟是牠們從野步森林告別的畢業典禮,武士已然末代。野步森林與生活其中的野生朋友們能從本色混凝土(世大運選手村)與綠色大洪水(野地景觀化)的雙重夾擊中尋求餘生嗎?我們始終一本初衷,從心開始,從心出發! 愛護生態,從腳踏芬芳的泥土開始;了解生態,從親身自然觀察開始!
2013年6月19日
石門老梅溪|與蝶共舞的神入
文圖/陳信甫
在石門野溪的沙灘上,我小心翼翼的接近一群前來吸食水中礦物質的蝴蝶,並讓鏡頭模擬出自己彷佛也是蝴蝶一樣,與同伴們共同飛舞。
探究生態的攝影者,必然不滿足於單純呈現生物體本身的形象,總想深入呈現整體生態環境,甚至是模擬野生朋友們的視角,揣摩牠們所經驗的世界。日本自然攝影師栗林慧就是一個傳奇,改裝內視鏡做為鏡頭,接近昆蟲並模擬昆蟲的視角,來採究牠們的生活世界。海野和男則是運用魚眼鏡頭景深範圍大的特性,將生物與環境的互動一體呈現。
在石門野溪的沙灘上,我小心翼翼的接近一群前來吸食水中礦物質的蝴蝶,並讓鏡頭模擬出自己彷佛也是蝴蝶一樣,與同伴們共同飛舞。
探究生態的攝影者,必然不滿足於單純呈現生物體本身的形象,總想深入呈現整體生態環境,甚至是模擬野生朋友們的視角,揣摩牠們所經驗的世界。日本自然攝影師栗林慧就是一個傳奇,改裝內視鏡做為鏡頭,接近昆蟲並模擬昆蟲的視角,來採究牠們的生活世界。海野和男則是運用魚眼鏡頭景深範圍大的特性,將生物與環境的互動一體呈現。
2013年6月13日
秋紅湖|蜻蜓的幽鬱
文圖/陳信甫
今年秋季將於北投社大開設新課程〈打造城鄉野花園〉,這是一門從自然觀察切入,檢視在地既有城市綠地與建設之生態現況,反省並展望人、社會、城市與自然關係的環境課程。我設定了以五種野生朋友作為環境健全與適居與否的生態指標,即原生植物、蝴蝶、蜻蜓、蛙類和鳥類,涵括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到高階消費者,也涵括陸域與水域。因為,一個地區的生態好不好,不是見綠見藍就好,不是以人自身的觀點與利益來論定。
△橙斑蜻蜓@基隆秋紅湖
今年秋季將於北投社大開設新課程〈打造城鄉野花園〉,這是一門從自然觀察切入,檢視在地既有城市綠地與建設之生態現況,反省並展望人、社會、城市與自然關係的環境課程。我設定了以五種野生朋友作為環境健全與適居與否的生態指標,即原生植物、蝴蝶、蜻蜓、蛙類和鳥類,涵括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到高階消費者,也涵括陸域與水域。因為,一個地區的生態好不好,不是見綠見藍就好,不是以人自身的觀點與利益來論定。
△橙斑蜻蜓@基隆秋紅湖
2013年6月12日
北投十八份|何處宜蛙居
文圖/陳信甫
為了尋找北投區的蛙類觀察地來到了十八份產業道路,下午趁著天色猶亮時先轉了一圈,沿著產業道路外側的山坡地,有不少的水梯田與圳溝,看起來"綠油油"與"水藍藍"的,連結遠處的關渡平原與觀音山,風月無邊的景色不能說不美。
為了尋找北投區的蛙類觀察地來到了十八份產業道路,下午趁著天色猶亮時先轉了一圈,沿著產業道路外側的山坡地,有不少的水梯田與圳溝,看起來"綠油油"與"水藍藍"的,連結遠處的關渡平原與觀音山,風月無邊的景色不能說不美。
2013年6月11日
【打造城鄉野花園】102年秋季北投社大新課程
城市並不在自然之外,從來就在自然中!
為了推展城鄉生態景觀新視野,本年度九份月起,個人將於北投社區大學開設新課程〈打造城鄉野花園〉(週三上午)。歡迎熱心參與社區營造或自然觀察的社區朋友,或具有地景、都市、建築等專業背景的朋友,或任何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以下為課程有關資訊,歡迎分享。
為了推展城鄉生態景觀新視野,本年度九份月起,個人將於北投社區大學開設新課程〈打造城鄉野花園〉(週三上午)。歡迎熱心參與社區營造或自然觀察的社區朋友,或具有地景、都市、建築等專業背景的朋友,或任何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以下為課程有關資訊,歡迎分享。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