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信甫
每次在森林裏拍攝時,總是想著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為什麼大安森林公園不是森林,而野步森林是?」不是表面上的人工或自然,而在於「生態」的理解與真實體驗!
都市生活的演化過程中,我們習慣了綠樹成蔭的公園、宜人的草地與萬紫千紅的園圃,喜歡乾淨而無蟲干擾的「現代綠生活」。為了舒適,即使需要使用毒蟲又損人的除蟲藥物也無關緊要。大安森林公園是都市人們的嚮往,也許還是許多想像中「生態城市」的綠地典範。因此,出現期望野步森林能夠好好整理為那個樣子的願景,並不教人感到意外。
乾淨宜人卻生態不宜的綠地
俄國林學家莫羅佐夫於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動物及其與環境的綜合體。」換句話說,能不能稱之為「森林」,不只是有關鬱閉率的定義(樹多不多),還必須是一個生態系統,而大安森林公園不是,或者說是一個有重大缺陷的、以人為中心的不完全生態系統。不是綠樹成蔭與綠草如茵嗎?自然觀察友人 H 經常利用孩子在大安森林公園遊玩的時候,觀察起公園裏的生態,他感嘆地說:「連一般草叢最常見的直翅目昆蟲(蝗蟲、蟋蟀之類)都少得可憐。」不只是人自己獨享,還要能成為其他野生朋友們的家,才是「生態」的原意。
△自然森林的底層
自然森林是一個充滿競爭與動態的進行式,滿地枯枝落葉經由碎屑食物鏈昆蟲動物們的食用與分解,成為植物的養分;各類型植物的組成提供了野生朋友們的庇護家園。然而,我們的宜人公園裏,大樹之下卻是乾乾淨淨草地,容不下幾片落葉,當樹蔭一大草地即枯死,又成為一片泥地。由於人們喜歡親近大樹,藉由踩踏、遊玩、蓋樹屋等休閒活動卻把鬆軟的泥土踩壓為緊密且硬實,不僅蟲不聊生,樹木也吸收不到水分與養分。
林口野步森林是一個啟蒙,一個容我們學習自然森林生態學與城市生態生活的城市教室!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