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

鄧公野花園|土半夏與雙線斜紋天蛾



文圖/陳信甫

此花實在很神祕,空地、公園、校園與自家陽台的花盆裏幾乎都看得到植株,葉子有如迷你版的姑婆芋,不過卻很少人曾看過貌似女巫斗篷的紫紅色花朵。原因是經常被叢生的葉片所遮住,因而被視為不開花的雜草加以清除。其實,只要撥開葉片,就有機會能夠與它相遇喔。(註:紫紅色斗篷狀其實是花序外圍的總苞片,稱為佛焰苞,雄花與雌花深藏其下。)



2015年4月23日

野性校園@三芝區興華國小



文圖/陳信甫

近幾個月來在淡水市區的學校裏,努力和志工、老師們要將校園打造為兼具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美質的生態野花園,持續花費了不少力氣。

然而,昨日再度造訪的三芝興華國小,因學校鄰近山區,自然條件合宜之下根本無需如我們這般辛苦,自有鳥媒風媒前來播撒鄰近山區多樣的野生植物,真是天生麗質難自棄!所需花費的功夫,不過是適度修飾鄰接人們活動的區域,放任野生區域的植物持續演替,移植過多或位置不宜的野生花木,適時清除外來入侵種植物,即能擁有一個省力、省錢(少買花木)、省水(少澆水)、原生/野生植物多樣性高,並深具自然美質的野性校園!雖然前述提到有幾省,但省不了的是生態智慧,而且要比一般花博式校園花費更多的腦力。



2015年4月10日

重生中的丹鳳山



文圖/陳信甫

前年九月丹鳳山再次遭逢大火,災後十六個月的山丘變成何種樣貌呢?像似不小心按下 reset 鍵一般,森林又回到演替初期,禾本科植物四處叢生著,未被燒死的木本植物的根部自災後數月即重新冒生新枝,至今也持續蓬勃生長著。只要經常且持續的觀察丹鳳山,將能得到自然的啟蒙:原來恢復自然山林多樣而豐富的生態品質,需要的是時間、耐心與生態意識的覺醒,而不是"20億"。

今日雖然下雨,但無礙課程的進行,玄珠帶蛺蝶的幼蟲寶寶(右下)也只有停棲在細葉饅頭果的葉片上,任憑風雨吹打。/北投班 2015-4-10

2015年4月7日

苦瓜與蜂-餐桌上的生態系



文圖/陳信甫

源自於英國1898年的城市規劃概念GARDEN CITY, 在台灣一直同時存在著兩種中文譯名,"花園城市"是沿用幾十年的主流,"田園城市"則是新近的流行風。即使不同譯名所想像的城市風貌有所差異,其實有著極為相似的自然觀,表面上都是綠色無誤,然而卻都疏離了由多樣原生/野生動植物構成的自然的生態系統。不是霍華德的錯,因為他著書當時尚無現代生態學。



2015年4月1日

百拉卡公路|墨點櫻桃與緣點苔蛾



文圖/陳信甫

墨點櫻桃不是以花朵姿色見長的喬木,新的年度先從吐露紅色新葉開始,繼而漸漸轉綠的過程最為好看。當紅色褪去,一朵朵小花以總狀花序的排列方式開滿整個樹冠。雖說白色不起眼,但經過樹下時蜂類振翅嗡嗡聲紛鬧不已,樹梢也隱約可見許多小昆蟲們熱絡地飛舞著。經望遠鏡頭一拍,哇,許多橘色的緣點苔蛾忙著吸蜜呢,仿佛白色珍珠搭配著琥珀,頓時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