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觀點閱讀《林口鄉誌》 文圖/陳信甫
2009年我們展開林口高中旁雜木林的自然觀察,繼而在2010年向縣政府提出〈野精靈都市之森〉的社區參與計畫,將原本一處閒置而看似無用的雜木林變為咫尺可及的都市次生林生態觀察園區,其後正式命名為「林口野步森林」。計畫初始至今有個疑問一直盤旋心中:我們的城市為何與自然如此的對立,無法相容,幾近斷裂的狀態?(註一)生活其中的人們對於自然如此的陌生、疏離、充滿誤解,輕忽、無視周遭其他生物的生存,功利的、理所當然的、帶有潛在的仇視態度隨意破壞為數漸少的自然野地,務求以人類自我的需求與狹隘的審美觀加諸改造、景觀化。這絕非只是少數幾個特別的個案,而是極為平常與普遍的態度與認知,而且必然與我們自古至今社會流傳相承對於生存環境的價值觀有關,特別是蘊藏於文化裏形而上的自然觀。林口,從18世紀初期漢移民入墾、建立散佈台地的農業村落到1970年代林口新市鎮大開發的歷程,是一個極具戲劇性的縮影,讓我們看到三百年來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
林口台地鳥瞰圖
2009年我們展開林口高中旁雜木林的自然觀察,繼而在2010年向縣政府提出〈野精靈都市之森〉的社區參與計畫,將原本一處閒置而看似無用的雜木林變為咫尺可及的都市次生林生態觀察園區,其後正式命名為「林口野步森林」。計畫初始至今有個疑問一直盤旋心中:我們的城市為何與自然如此的對立,無法相容,幾近斷裂的狀態?(註一)生活其中的人們對於自然如此的陌生、疏離、充滿誤解,輕忽、無視周遭其他生物的生存,功利的、理所當然的、帶有潛在的仇視態度隨意破壞為數漸少的自然野地,務求以人類自我的需求與狹隘的審美觀加諸改造、景觀化。這絕非只是少數幾個特別的個案,而是極為平常與普遍的態度與認知,而且必然與我們自古至今社會流傳相承對於生存環境的價值觀有關,特別是蘊藏於文化裏形而上的自然觀。林口,從18世紀初期漢移民入墾、建立散佈台地的農業村落到1970年代林口新市鎮大開發的歷程,是一個極具戲劇性的縮影,讓我們看到三百年來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
林口台地鳥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