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水缸生態系|01:藍色的奧祕

文圖/陳信甫

從去年十月開始,家中設置了一個簡易觀察水缸,目的是為了深入觀察身邊的水域生態系,如農田、水圳、池塘...等。然而,隨著時間的增長,原本簡易的設備漸漸無法分解水中積累的有機物質,產生了一連串水質不穩定的現象,如白濁與臭味。

水域生態系並非只是肉眼可見的水生動植物所組成,看不見的消化、硝化與脫氮等生化過程更是維續健康水質的關鍵。簡易觀察缸無法解決水質問題,因而不得不向水族系統來升級,所花的費用也從初期的數百元躍升為數千元以上。維持一個清澈的人工水域生態系並不容易也不便宜,從中也可以理解一個自然的水域生態系是多麼珍貴!



從水缸的經驗對照屏東五溝水整治、冰島拉加爾湖上游建水霸及其他雷同的毀損自然水域事件,更可以知道主事者與相關從業者的寡知與妄為。人間社會原本只需盡心維護自然的生態系統,就能永續的享用其服務的好處,往往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加以毀棄。日後若深知悔改想加以復原的話,可想而知,所需花費的經費必然是原先破壞時的無數倍。即使真能復原自然的物理環境,但因先前破壞而損失的生化環境與原生其中的物種,很可能就一去不復返了。

新店瑠公圳與新莊中港大排等此類(宜人)景觀重建計畫執行前後,曾經思考過如何重建健康的水域生態系統嗎?我無從得知。然而,當工程完工啟用剪綵的熱鬧之後,報紙上經常報導著前述地區的人們飽受水質惡化的困擾,竟雷同我初期使用簡易缸所發生的狀況,時間正是檢驗此類宜人親水空間背後生態思維的大考驗。

 初期使用的簡易觀察缸

沒有留言 :